三摩地的守护者

作者:田心发布于 2006年3月29日

在美拉巴德山,守夜人每天早晨5点准时打开三摩地的门,第一个顶礼巴巴。当天的值班者随后进去,把前一天朝圣者献给巴巴的鲜花和花环从墓上拿下,放在后院的花架上晾干。朝圣者可自由拿取,带回家做纪念。 

通常有三个守夜人,一个西方人和两个当地人,都是男性。朝圣者也可自愿参加。2001年10月,我们一家到美拉巴德朝圣,先生杰夫受邀为巴巴守夜。他说在夜深的美拉巴德山巡逻是很独特的体验:水塔上的七彩旗在风中挥摆,每隔一小时钟被敲响。有位印度老人不停地绕三摩地走,口念巴巴的名,累了裹着粗毛毯睡一会儿,醒来再绕三摩地念巴巴,整夜如此。老人很穷,来自印度的哈默坡(Hamirpur)地区。1954年,巴巴在那里的一间茅屋里,首次公开宣布他是本时代的阿瓦塔。巴巴说哈默坡是他的心,安得拉(Andhra)是他的脑。僻远贫穷的哈默坡是罗摩曾经漫游过的神圣之地,那里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美赫巴巴中心,纯朴的乡亲用歌声咏唱用诗体写成的印地语《美赫主》。 

从美拉巴德到哈默坡需坐车20多小时。有一对美国夫妇Cynthia和Richard告诉我,1970年代初,他们去哈默坡寻访巴巴的足迹。在房东的小院里,一边吃女主人新烙的饼,一边听男主人讲巴巴故事。村民们还让他们坐在大象上,给巴巴的外国爱者以最隆重的礼遇。有些来访的爱者一进村就开始流泪。这里的每一寸土壤里,都散发着爱。 

2005年底我们一家再次前来朝圣,杰夫又有幸为巴巴守夜。一起守夜的还有一位英俊青年。他叫杰昌德(Jaichand),也来自哈默坡地区。他就像是三摩地的守护天使,24小时随叫随到。三摩地后面,住着一对玛特斯似的老姐妹,佳露(Jalu)和古露(Gulu)。她们的父亲是有名的卡喀巴德(Kaikabad),那个每天念10万次巴巴的名、在万物里看见巴巴的门徒。俩姐妹从1940年代就随父母住在这里,几十年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山。她们的住处曾先后被用作免费医院的产房和玛司特中心。巴巴的闭关竹屋也在那个院子里。(2001年我曾与古露有过一面之交,她就像从另一个世界突然冒出,眼神和表情让我有点害怕。) 

现在,有时仍会听到佳露的尖叫,这让寂静的三摩地陡增神秘感。杰夫说,每次佳露叫,杰昌德都过去耐心地安抚照料她。杰夫跟杰昌德一见如故,后者用不大完整的英语,讲了很多巴巴的故事。最后,他用手指指自己的心口,又指指巴巴的墓地,深情地说:“我不知道我是否爱巴巴。但有一点我知道——那就是巴巴爱我。”

如果图片缩小请点击放大

三摩地附近的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