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的条件(一)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09年3月22日

第一部分
进入内在生活现实

外部遵守阶段

虽然成道是所有人的终极命运,但很少人对实现这个光荣命运具有必要的准备。世人的心被厚重的业相所笼罩;这些业相必须被大大削弱,求道者才有望进入灵性道路。逐渐解除业相负担的常见方法是尽量严格遵守外部的宗教礼仪规范。这个对宗教戒律或传统的外部遵守阶段被称作“夏里亚特”或者“羯磨坎达”:包括每日祈祷,拜访圣地,履行圣典规定的义务,遵守被当代道德意识普遍接受的既定伦理规范。作为一种灵性训练,外部遵守阶段有其自身的用途,但也绝非没有不良效果,因为这不仅倾向于让一个人变得枯燥、死板和机械,还常常滋养某种微妙的自我主义。然而,大多数人却执著于外部遵守生活,因为这是最容易安抚其不安良心的途径。

进入内在生活现实

灵魂通常要用几生的时间来积累外部遵守的经验教训;但总有一天会对外部遵守感到厌倦,并且对内在生活现实产生更大兴趣。当世人开始这种更高追求时,可以说已经成为求道者。就好比昆虫经过蜕变而进入下一个生存阶段,灵魂也超越了外部遵守阶段(夏里亚特或羯磨坎达),进入灵性解放道路(塔里卡特或莫克夏玛伽)。在这个更高级阶段,灵魂不再满足于对某些规则的外部遵守,而是要获得那些将在灵性上使其内在生活美好的条件。

习俗的局限性

从内在生活现实的角度看,外部遵守的生活可能往往在灵性上贫瘠,背离这种死板遵守的生活则可能常常在灵性上丰富。一个人在试图遵守传统习俗和礼仪时,几乎总是容易滑入充满虚妄价值的生活,而非进入基于真正和持久价值的生活。传统上认可的东西在灵性上未必总是健全的。相反,很多习俗所表现和体现的价值是虚妄的,因为它们是灵性上无知的凡心运作的结果。虚妄的价值大多合乎习俗,因为它们能够融入最平凡的心智母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习俗一定是仅仅体现虚妄价值。

批判思考摆脱习俗

有时候,人们坚持不合习俗的东西,完全是因为其不同寻常。他们因追求或兴趣的异常性而自感与众不同并且以此为乐。相对于平凡的事物,不寻常的东西往往只是通过新奇性来吸引人。平凡事物的虚幻价值因熟悉而变得枯燥乏味;心便倾向于把虚幻价值转移到异常事物上,而不是试图发现真正和永恒的价值。超越外部遵守阶段不是从恪守习俗上机械轻率地转移到反习俗上。这种转变本质上是反叛性的,根本无助于自由真理生活。求道者在生活中摆脱习俗,不是因为盲目反叛而是出于批判性思考。一个人要想超越外部遵守阶段并且进入更高的内在现实生活,就必须培养区别真假价值的能力,而不去考虑习俗或非习俗。

识别真假

因此,从夏里亚特(羯磨坎达)到塔里卡特(莫克夏玛伽)的升华,不应被简单地解释为放弃外部遵守。这并不是从因循守旧到个人主义、从平常到异常的转变;而是从不加疑问地接受既定传统,转向对重要与不重要事物慎重区别的存在方式;从全然无知状态转向批判思考状态。在纯粹外部遵守阶段,一个人的灵性无知往往极其彻底,以致于意识不到其自身的无知。不过,当他被唤醒并进入灵性道路时,就开始认识到对真正光明的需要。在初级阶段,这种争取光明的努力表现为对永恒与暂时、真与假、重要与不重要事物的理性辨别。

枯燥信仰的破产

但对求道者来说,仅仅在理性上辨别真假是不够的。理性辨别无疑是所有进一步准备的基础,但是只有把新洞悉的价值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效果。从灵性的角度讲,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一个人可能会有的想法、信仰、看法、观点或理论构成人格的表层。人的行动往往刚好同其信仰背道而驰。枯燥信仰的更为可悲之处是,一个满足于枯燥信仰的人常常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灵性上先进,而实际上他还没有开始灵性生活呢!

教条与信条

有时候,只要狂热地坚持哪怕一种错误信念,也有可能间接地带来某种体验,开启灵性生活大门。即便在外部遵守阶段,对宗教的忠诚也经常成为很多无私和高尚行为的灵感源泉。因为人在盲目接受教条或信条时,往往充满狂热和激情,这给他当时所接受的思想体系注入某种能动因素。同枯燥观点和理论相比,教条和信条的显著优势是不仅为理智而且为感情接受。比纯粹理论看法涵盖与影响更大的人格部分。

教条信条的危害

尽管如此,教条和信条造成的恶往往并不亚于它们带来的善,因为其中批判思考退化或暂停,从而遮蔽指导理念。如果说对信条和教条的忠诚也偶尔给个人或团体带来过好处的话,那么它们带来的坏处则更多。虽然对教条和信条的忠诚涉及到脑与心,但是脑心都是在批判性思考暂停的严重缺陷下发挥作用的。因此,教条和信条不可能带来纯粹的好处。

理论须付诸实践

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不加批判地接受的教条和信条,并且采用经过思考后的观点和教义,这意味着一定的进步(就头脑现在开始思考和批判性考察个人信仰而言)。但是新的信仰很多时候似乎缺少对教条信条忠诚所特有的狂热和激情。这些新信仰如果缺少动力,就只能停留在生活表层,好比被松垮披在身上的外衣。头脑也确实摆脱了狂肆感情的控制,但却往往是以牺牲心灵的合作为代价。若要产生灵性效益,批判性思考的结果就必须再次充溢并捕获心灵,赢得心灵的合作。

总之,要让经过批判考察后接受的信念产生最佳效果,就必须把它们重新释放到积极的生活中去。这些信念在实际生活的进程中通常会经历某种健康的转变,同生活本身更健全地联系起来。

从外部遵从到内在现实生活的转变包括两个步骤:(1)把心从基于盲目模仿的不加批判接受的惰性中解放出来,并刺激它进行批判性思考;(2)把批判和明辨思考的结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要产生灵性效果,思考就不仅必须有批判性,还要有创造性。通过培养那些有助于脑心完美和平衡,以及释放自由神圣生活的品质,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为灵性进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