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编(五)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24年3月31日

1927年12月4日

何为宗教?

先知(真师)在成道后屈身下降,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让其他人像他们自己那样成道。他们的内外部工作完全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这样的大师帮助内圈的少数特选成员即生成道(不必经历灵性层面和阶段),让那些同他们没有直接联系者稳稳立足于神圣道路,并对整个宇宙给予强大的推动,使之朝向真理。

这一切都在不为世人知晓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着。不过有时候,这种对整个宇宙的巨大推动则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特定时代的特定真师在认为必要时,就会制定一些戒律,旨在让大众尽量容易地走向真理,加入行道者之列。这些戒律成为一个特定的宗教,被称作教义。这些宗教通常都以创立者命名,比如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穆罕默德教和佛教等。

先知(真师)在制定教义时,会考虑到时代、地域、环境和民众心态;对这些因素仔细观察后才制定教义。佛陀、穆罕默德、基督等皆如此。这就是世界上存在着不同宗教(教规)的原因。

然而,宗教却不会把人最终引向目标。教规把人带向真正道路。如下图所示,通向道路的宗教(教规)很多,但真正的道路却只有一条:

由此可见,不管你遵循什么样的教规,最终都必须采用同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不同的教规因传播和形成的时代和环境不同,而貌似有别和矛盾,但目的都同样是把人置于道路。

因此,世人所理解的教规(宗教)仅仅是真正宗教的外壳。宗教的真正意义是看见神、知道神并且与神合一,其余的都不过是习俗、惯例和操练而已。

在抵达道路之前,遵循教规仅仅是与影子搏斗!但若真心实意地遵循教规教义,就有可能完全靠自己进入道路;但在千百万(大约两千万)人当中,通常只有一人能够成功。

就算到达道路,那也只是起点,但却是真正的起点。在此,人转向神,背离世界。他看见千百万光球尽显灿烂美妙,这是他之前在面向世界时从未见过的!这种“见”令其迷惑,开始目不转睛地凝视。这种凝视进而使他能在这些光球中看见先知(真师)的真形。如果他在那时想穆罕默德,就能看见这位阿拉伯先知的真实荣光;想基督,则看见这位伟大救世主的真形,等等。无论想哪一位真师,都能看见其真实荣光。巴巴本人在最初阶段就看见了巴巴简的超灵真形。(这里要注意,巴巴尽管藉着巴巴简的恩典于瞬间成道,但同时还经历所有的阶段。)

当人开始看见无形真理的这个真形也可以说是真光(Nūr)时,那不是错觉,也不是幻相或梦境,而是赤裸裸的真相。但这毕竟是初级阶段!人在道路上甚至会前进到见神,但要与全能上帝合一,就必须有成道古鲁的恩典。

至于那些有幸伴随真师者,他们的真正宗教乃“成道宗教”,或者说爱之宗教。这意味着对古鲁(上帝化身)的至高至诚无限爱和在一切事情上对其神圣意志的绝对服从。对古鲁的盲目服从,应当成为这些幸运儿的座右铭。哈菲兹的如下诗句也是同样的意思:

大师若叫你用酒染祈祷布,立刻照办,

因为他对道路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简单地说就是,即便大师要你做的事有违你的宗教,也要照办,因为他对这些行动的前因后果了如指掌。

我们看到,宗教(教规)的终极目的是把人置于道路;但如果有真理化身在,教规和道路还有何必要?这样的化身只要愿意,就能在眨眼之间把任何人置于道路,无须借助于教规(切记教规是为大众而设的,因为他们不可能都同大师建立直接联系);或者把人提升到真知乃至真理,无须借助于道路本身!

从前有位智者派儿子去债户家收债。他叮嘱儿子旅途中不可在树荫下、城里或债户家宿夜。但还指示儿子说,途中若遇到有经验的向导,就听命于他。青年踏上旅程,日落时分遇到一位显然经验丰富的老者。老者称自己也是去同一个目的地,并要青年结伴而行。一段时间后,他们来到一棵荫凉的大树前,老者决定在此过夜。青年想起父亲关于若有向导就要听从的话,故没有提出异议。他躺在树荫下很快进入梦乡。不过,老者却一直保持警惕,午夜一条大蛇出现在树下。机警的向导立刻将蛇打死,是夜平安度过。

次日早晨,两人再次上路。当晚来到一座大城市。老者决定在城里过夜。青年再次听从向导,尽管这违反他父亲的建议——不在城里过夜。当时该城的国王有个身患怪病的女儿。无论谁娶她,婚礼第二天早上,都不会活着走出王宫。所以国王决定把她嫁给偶然从外地来到城中宿夜的任何青年。按照这个习俗,青年也被召入王宫过夜。但是老者在让人将他带走之前,给他一些指示。青年惊讶地发现自己来到后宫,但他恪守向导的指示,安然度过一夜,得以在次日早上活着讲述此事。

最终两人抵达目的地,青年收回债款,准备回家。这时老者坚持在债户家休息一夜,因为主人甚为热情好客。青年人一路上对老向导言听计从,都未受任何伤害,所以也没有理由反对。晚餐后,主人问他们想在哪里睡,老者要求将其寝具安置在房屋走廊上。

于是两人在走廊上安歇。老者却在半夜起来,叫醒债户睡在屋内的两个儿子。问他们是否愿意换一下睡处,因为老者和青年乃初到此地,在室外甚觉寒冷。两个儿子自然答应了客人的请求。青年早晨起床后,目睹到一场可怕的悲剧!主人在为两个儿子的身亡嚎啕哀哭,声称他们昨夜被盗贼杀害。事实上,这桩坏事是这个守财奴自己干的。他为夺回还给青年的钱,设计留客人过夜,结果把两个儿子当作两位客人杀死了!

老者和青年开始返程之路。青年忍不住把当初父亲对此行做的指示告诉老者,还说他发现这些指示毫无根据,不遵守也没关系。老者笑着提醒说,他父亲还令他听从一位有经验的向导。“可那还不都一样,我看不出那些指示有什么道理。”青年嚷道。这时老者对他细述旅途中的所有事件,说服他相信:倘若他在老者不在的情况下,违反“教规”(父亲的指示),势必会陷入悲惨境地!

在真理化身面前,教规(宗教信条)显得苍白无力;但对无法直接与大师建立密切联系的亿万大众来说,确如辨喜所言,教规乃是“人身本具神性的显现。”这种显现于教规中的神性,在实际行道者身上呈现真实的一面,并且随着真知阶段的知神和见神而持续增加,最终随着与神(从最开始就潜在于人的神性)结合而得以完全实现。

高斯·阿里夏说:“如果健康受威胁且可用财富挽救,就得为健康而牺牲财富。必要时,应为自尊而牺牲财富和健康;倘若宗教要求牺牲上述三者,就要毫不犹豫地为宗教而牺牲这些。但是为了神呢?你若能得到祂作为回报,就要放弃所有一切——包括宗教!”

综上所述,可把想到有水却未曾看见或尝到水,比作教规;把为获得并看见水而开始掘井,比作道路;把深挖到足以发现水,比作见道;把之后实际喝水,比作成道!也可把教规比作通过地图得知有一座城市(如孟买);把接下来的种种行动和麻烦(筹钱买火车票、到车站乘火车旅行)比作行道;把接近和从远处看见孟买比作见道,把到达城市比作成道。再举个例子,看见图上有一头牛相当于教规。辛苦挣钱实际买到牛相当于行道。挤出并看见牛奶相当于见道。亲口喝牛奶相当于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