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1月26日
印象
童年是一生中接受灵性的理想时期。在少年时代获得的印象根深蒂固。因此应当总是给孩子灌输神圣美好、伟大和喜乐,从而激发他们对神的最高想象力。无论他们在这方面怎样狂热,都不要抑制。相反,我们始终要尽最大努力,在这些男孩的心中制造对神圣提升的深深渴望。即使他们因失控的灵性热情和冲动而发疯,也没有关系!相比学士硕士,这个机构(赫兹拉-巴巴简中学)的首选目标是培养神圣疯子。师利罗摩克里希那大力主张对少年儿童进行神圣科目教育,也是出于同样原因。德如瓦和帕拉德的巨大灵性进步和神圣提升,也主要归功于这种在少年时代的训练。对这些男孩来说,在少年时代接受的训练成为第二天性。当然,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德如瓦和帕拉德,但他们肯定有一些会在以后生活中走上灵性道路;其余的在几生后也会——如果不是更早的话。无论如何,目前的训练最终都会取得成果。即便是一时的成道冲动和热情也会产生某种效果。在灵性进步方面,就好比个人银行账户的现金余额,在将来某个时候一定会被很好地利用。
冲动
成年人很少获得持久的热情或渴望。当然,有关神圣伟大或灵性喜乐的引人入胜的讲道或者逻辑讨论,即便成年人听了,也会燃起追求真理和探测宇宙奥秘的渴望。但遗憾的是,这种热情不会持久。在缺乏快速结果的情况下,一时的冲动也快速地升降。不过,如果一个人在“光”中向真理前进,也就是体验神圣道路的不同方面和新奇之处,他就会保持原有的热情。虽然看见非凡景象等有助于保持渴望,却对真正进步构成巨大障碍。浓茶对疲惫的神经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但却不会让健康得到真正改善。相反,强兴奋剂会严重地损害总体健康。因此,不要追求道路上的诸多新奇体验。证悟真理目标应当始终是每个人的唯一渴望。即使对成年人的暂时冲动,也不应小觑。就寻找真理而言,在身心方面的努力无论怎样微不足道,都会成为宝贵资产。善恶印象可消耗掉,灵性印象却不然。灵性印象会作为个人的账面余额保留下来,有增无减。因此,哪怕一时冲动也要尽最大努力。有少数的人虽然高龄,仍然有机会通过冥想获得永久渴望。
阿西西的圣方济是百万富翁之子,有一次阅读《圣经》,想象力被点燃。仅仅“舍弃一切,跟随我!”一句话,就使他在一天夜里趁全家人睡觉,悄然离开父母的豪华宅邸。正是一时冲动促使这个勇敢的年轻人寻找基督。事实证明这不是暂时的。在漫长的四年中,他在国内国外历经难言的艰难困苦,最后获得完美。他不只是成道者,还是体验真理后为了他人而回到浊层面的少数几位大师之一!
爱是通向真理的最短路线。通过行动(之道)也能实现真理,但这个道路更长。当然,最终的成功都需要大师的帮助和恩典。热情、冲动、甚至一时的渴望都应当受到欢迎,因为这些常常成为通往真爱的踏脚石!
业相
业相(印象)有两类:物质业相与灵性业相。
物质业相也有两类:恶业相与善业相;灵性业相不分类。
物质业相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善印象源自善行,比如给饥者食、给裸者衣等慈善行为。恶印象源自恶行,比如肉欲享乐、伤害他人等。灵性业相源自个人在寻找和渴望真理(神)中的行动和痛苦。灵性业相持续累积,只增不减,直到相关个体成道。不过,在所有情况下,必须达到真理之前耗尽物质业相,无论好坏。人死后,根据主导业相是善还是恶,而上天堂或下地狱。恶业相让他经历种种地狱恐怖,直到耗尽;善业相让他享受天堂喜乐,直到耗尽。一般来说,恶业相一面不重,因为哪怕最轻微的善业相,都会在被享受之前,将这些恶业相在暂留地狱期间很快消耗掉。
当你吃下新鲜食物时,体内垃圾首先得尽快排出,身体才开始吸收新鲜食物。同理,恶行为也得首先被消耗,享受才开始。因此,罪恶的一生过后,很快采用新身体,不过这也取决于已经形成的特定业相。
一个人如果恶业相很重,就会被拖回地球,进入动物形体,从而大大妨碍在浊层面的进步。如果在天堂,同样也会停留很久。不过,即使在天堂待亿万年,注定还得用人身回到地球。没有办法。必须达到完美;而没有人身则是不可能的。正是为此原因,爱道者才对天堂及其一切诱惑保持警惕。天堂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精界有强烈的喜乐,尽管如此,那里的天神依然渴望在地球上获得人身,因为他们深信神是一切万物之源,在地球上通过人身才有可能证神。地球人虽然信神,但有那种确信的人往往很少。千万不要轻视人身,或因脆弱烦恼和假想痛苦而试图结束之!人身本是巨大祝福,因为它提供机会证神——整个宇宙的终极目标!
圈子与命运
这个目标是通过与大师圈子的联系得以实现的。事实上,种种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进入大师的圈子。在成道后又下降到浊层面的大师,从具有必要的最起码灵性业相的个体中组成自己的圈子,圈子成员的位置安排也是依据各自的灵性业相,其中有一位成员在规定的时间成为大师。圈子一旦组成,这些个体灵魂的真正奋斗便告结束。从此以后不再获取新的物质业相。经过三、四或五次人生,在几个世纪后,剩余的物质业相消耗殆尽,同时灵性业相完好无损。
这被称作命运(prārabdh)。这三、四或五次人生中,“命运”的消耗通过整个圈子共同进行。圈子成员不知道他们被共同的纽带集合在一起,因为圈子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形成的。他们意识不到自身的巨大灵性进步,直到最后!甚至圈子的形成和工作也都是自动进行的,直到法嗣成道。
乔达摩佛早年作为王子消耗最后的“命运”期间,虽有巨大准备,却对自己的情况毫无觉知。但是时间一到,他就舍弃世间全部荣华富贵,很快证悟。圈子的法嗣在消耗完个人的“命运”之后,首先抵达目标。他在成道并返回浊层面后,发现伙伴们仍纠缠于各自的命运消耗。
这时他的伟大工作才开始。他对事务的安排,对痛苦的承受和努力的付出,都旨在消耗不同的命运,让全体圈子成员在同一时间成道,无论他们各自的命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多大差异。大师的这个工作阶段最伟大也最困难,相比之下,甚至把整个世界推向真理都会容易得多!除了灵性工作,在终结圈子的命运方面,大师也必须承受同样的身体困苦。他亲自经历这些必要的身体行为,以便一道结清圈子的剩余物质业相。因此,他自己虽是完人,无须约束或行动,但却根据圈子成员命运的个体需要而行事、禁食、静默等。
在此期间,圈子成员对自身的神圣进步漆黑一团,直到最后突然被“光”照亮时。随着大师的一个小小的外部动作——言语或行动,眨眼之间就会发生无从描述、难以想象和不可思议的变化。究竟大师是怎样集体处置不同个体命运的:这个不可泄露,因为那些不属于圈子却自以为圈子成员者,会受误导去做一些将会给他们造成可怕痛苦的行为。
可以肯定的是,圈子成员无论做什么,即便是最大的恶行,都不会获得新的物质业相,因为大师不得不为此受苦。这种联系形成的方式使相关者的新物质业相全部自动转给大师清除。因此,即使这些相关者犯下大罪,也不会影响在适当时刻的神圣提升。
但真正的美好之处是虽然相信自己属于圈子,仍然不折不扣地服从大师,因为这大大有助于大师为圈子成员所做的工作。因此,即使在日常事务上,也要把大师的命令和指示视作绝对真理。坚定地按照他的命令吃饭或者断食到底。事实上,应当把彻底服从大师的超意志成为唯一的目标。这可以避免“证悟体验”后的巨大失落感——那时候,即使自己为大师做的最伟大服务,在大师的巨大恩惠面前,都苍白无力,微不足道!
这也表现在图克拉姆成道后吟出的诗句:
“大师赐予我大恩!可惜我未曾服务!”
海洋中的水滴虽然要经历无数时代,才能证悟自己是海洋,但在成道的时刻知道:时间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存在!对于所有其他世间体验来说,甚至“永无止境”的时间都显然属于想象领域,所以,也根本不存在!
大师
证悟真理后又降到浊层面的成道者有各种称谓。库特博(这个阿拉伯语的字面意思是“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这个称号恰如其分,因为至师的确是宇宙的中心。一切万物都围绕着他转动,在所有的活动和风云变幻中,他是唯一的静止点。他恰如宇宙这个研磨机的中心磨针,只有少数的圣者逃得过永恒的研磨。对此,卡比尔在如下诗句中做了优美的解释:
从永动研磨机中逃脱者寥寥无几:卡比尔不禁为此哭泣。
库特博也可以说是灵魂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有能力在眨眼之间同时让每个人成道。但他不这么做,只是因为这意味着“摩诃普罗拉亚”。也就是说,一切想象都终止于永恒真理的无意识存在。而永恒真理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存在,永无止境!获得对无意识的完全意识,则是这一切假想奋斗的真正目标!因此,库特博不是带回这种原始存在状态,而是把整个宇宙推向有意识之无意识,赐予少数人成道,将圈子成员带到他自身的无上完美境界!
每一位库特博都是宇宙的中心,每一位库特博都有独特的身份(hastī),但中心却是同一个。有一个无限的神圣存在海洋,海洋意识不到遍布的无数个别水滴,而这些水滴则毫无分别地都是海洋本身。然而大多数水滴仅仅意识到自己是水滴。有一些水滴,比如穆罕默德、基督等,则意识到自己就是海洋本身:这些水滴的确就是海洋,也知道自己是海洋,同一个海洋。但是这些知者永远地保持个体性!他们真正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