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性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23年5月6日

对自私的分析

自私的产生归因于欲望要通过行动和体验来寻求满足的倾向。自私来自人对自身真性的根本无知。在漫长意识进化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印象遮蔽了人的意识。这些印象表现为欲望,意识运作范围受这些欲望严格制约。业相(印象)围绕潜在的意识场形成一个圈。这个业相圈构成个体意识得以集中的唯一有限领域。有些欲望只有行动的潜力,其他欲望则能实际转化为行动。某个欲望表现为行动的能力取决于相关业相的强度和数量。打个几何比方,可以说欲望转为行动时穿越的距离,等于相关业相圆周线的半径。当一个欲望集聚了足够的力量,便将自身投射为行动以获得满足。

欲望止于不满足

自私的范围相当于欲望的范围。灵魂因受各式各样欲望阻挠而不可能自由充分地表现真性,生活变得自我为主与狭隘。整个自我生活不断处于欲望的掌控,亦即试图通过变化消散的事物来寻求欲望的满足。然而转瞬即逝的东西是无法带来真正满足的。从生活中昙花一现的事物中获得的满足感不会持久,人的欲望仍未实现。因此存在着普遍的不满情绪,由各种烦恼担忧所伴随。

淫、贪、嗔

受挫自我寻求表现的主要方式是淫、贪、嗔。淫在很多方面酷似贪,但实现的方式不同。淫与浊领域有直接关系。淫通过身体媒介寻求表现,涉及到肉欲;是同浊领域的一种纠葛。贪是心的烦躁不安状态,主要包括对权力财富的欲望。人追求权力财富是为了满足欲望;但在企图实现欲望时却只能得到部分满足。这种部分满足非但不能熄灭欲望,反将欲望火焰煽得更高。因此贪总是不停寻找征服战场,让人永不满足。贪的主要表现涉及到人的情感方面。是同精领域的一种纠葛。嗔是被激怒的头脑的火气。由欲望挫败导致。嗔助长有限我,被用于控制和攻击,旨在排除那些阻挠欲望实现的障碍。嗔怒的狂热滋养了自我主义和自负,是受限我的最大施主。头脑是嗔怒的所在,其表现主要是通过思想活动。嗔是一种头脑纠葛。淫、贪、嗔分别用身、心、脑作为表现载体。

恶性循环

人通过淫、贪、嗔而体验失望;受挫自我又反过来通过淫、贪、嗔寻求进一步满足。意识就这样陷入了无尽失望的恶性循环。失望产生于淫、贪或嗔表现受挫的时候,因而是浊、精和心纠葛的总体反应,是淫、贪、嗔未能实现所引起的沮丧。作为恶的三个成分,淫、贪、嗔与自私有着共生关系。作为恶之三成分的共同基础,自私乃失望与烦恼的终极原因。自私弄巧成拙:企图通过欲望来寻求满足,却只能导致无休止的不满足。

通往幸福之路

自私必然引向不满和失望,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幸福的问题乃弃欲的问题。但要有效地歼灭欲望,就不能靠机械压抑;只有通过真知。你若深入到思想领域认真想一会儿,就会认识到欲望的空虚。想想今生经历的苦乐:享受的快乐今天皆零,遭受的苦难此刻皆无。一切皆幻。你有权得到幸福,却想这要那,自寻烦恼。欲望是持续焦躁的根源。想要的,得不到,你会失望。得到了,又想要更多,还是不开心。说“我什么都不要!”并开心起来。不断认识欲望的无用,会最终把你引向大知。这种大知将给予你无欲的自由,该自由引向永恒幸福之路。

舍弃欲望

应慎重地将欲望同需要区别开。傲慢与嗔怒、贪婪与淫欲都不同于需要。你也许会想:“我需要我想要的一切。”但这是错的。你在沙漠中口渴,需要的是饮水而非柠檬汽水。有身体就有一定的需要,也有必要满足这些需要。不过欲望却是痴心妄想的产物。要想有任何的幸福,就必须一丝不苟地消灭欲望。由于自私的存在本身是由欲望构成的,所以舍弃欲望便成为一种死亡过程。一般意义上的死亡是指与肉体分离,而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则是舍弃低级感官欲望。教士们通过描绘地狱的恐怖和天堂的美景,让人们为假死做准备。然而他们所说的乃是虚幻的死亡,因为生命是一种不间断的连续性。真死在于欲望的终止,是逐步完成的。

爱与服务

爱的诞生促进自私的死亡。存在即在爱中死掉。你们若是不能互爱,又如何去爱那些折磨你们者?自私的局限性是无知造成的。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拓宽兴趣与活动范围来获得更充实的满足时,便迈向服务生活。在此阶段,他抱有很多良好的愿望。想通过为别人减轻痛苦和提供帮助来让他们幸福。虽然这种良好愿望经常间接和潜在地涉及到自我,但是狭隘自私是左右不了善行的。甚至好的愿望,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自私的某种开明与延展形式,因为它们也活动于二元领域,就像不好的愿望那样。不过,当一个人抱有良好的愿望时,他的自私则包含了一种将最终带来自私灭亡的更大概念。他不再仅仅试图炫耀自己、引人注目和支配占有,而是学会对别人有用。

自私的产生

进入个人自我构造的欲望,非善即恶。恶欲望一般被称为自私形式,善欲望被称为无私形式。不过在自私与无私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二者均活动于二元领域。从超越善恶对立的终极角度来看,善与恶的区别主要是程度上的不同。自私与无私是个人自我生命中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连续的。当欲望完全以狭隘的个体性为中心时,自私就会产生。当这种原始的欲望组织瓦解,欲望普遍分散,结果覆盖更为广泛的领域时,无私就会产生。自私是把兴趣缩小到有限的领域;无私则是把兴趣扩展到广阔的领域。用矛盾说法,自私是无私的一个有限形式,无私则是把自私扩展到更广大的活动范围。

自私转化为无私

在彻底超越二元领域之前,必须把自私转化为无私。坚持不断的行善是能够磨掉自私的。以善行的形式被延展与表现的自私成为其自毁的工具。善是自私兴衰之间的主要链接。通过善行,起初乃恶习之父的自私成为战胜自身的英雄。当恶倾向被善倾向完全取代的时候,自私也转化为无私;也就是说,个体自私消失于普遍利益中。尽管这种无私和善良生活也受二元对立的约束,但在通往无对立的自由中,善乃是必要的一步。善是灵魂用来歼灭自身无知的工具。

灵魂从善过渡到神。无私融入普遍自性。普遍自性超越了好坏善恶以及摩耶的所有其他二元方面。无私的顶点是同万物一体感的开端。在解脱状态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自私或者无私:二者皆被升入和融入对一切皆我的感受。对万物一体的证悟由平静和无量喜悦伴随。这种证悟不会以任何方式导致灵性的停滞或者相对价值的抹杀。一切皆我体验带来不受干扰的和谐,而不失鉴别力;不可动摇的和平,而不漠视环境。这种一切皆我感受不是纯粹主观综合的结论;而是同无所不包的终极存在真正结合的成果。

同终极实在结合

敞开心扉——通过铲除一切欲望并怀着同终极存在结合的唯一渴望。要在自身生命而非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事物中寻找终极存在。每一次你的灵魂想进入你的人心,都发现门紧锁着,里面充满太多欲望。不要关闭你的心门。永恒极乐源泉无处不在,然而人人都因愚昧造成的欲望而悲惨不堪。只有当受限自我及其欲望都最终彻底消灭时,永久幸福的目标才充分绽放。

灵性是一种肯定

态度弃欲并不意味着苦行主义,也不是纯粹地对生活持否定态度。对生活的任何否定都只会让人缺乏人情。神性并不排除人性。灵性必须让人更有人情;是一种肯定的态度;能够释放人身上一切美好与高尚的品质,又能给环境中的一切优雅可爱的事物增光添彩。灵性不要求人在外部放弃世俗活动或逃避责任义务。而只是要求他在从事世间活动或履行应尽的责任时从内心摆脱欲望负担。完美性在于不受二元纠葛影响。这种无纠缠的自由是无碍创造性的最根本要求。出于害怕纠葛而逃避生活,是无法获得这种自由的。那将意味着对生活的否定。完美性不是从自然的二元表现中退缩。试图逃避纠葛则意味着对生活的恐惧。灵性乃是适当而充分地面对生活,不为二元对立压倒。灵性必须坚持对一切幻相的支配,无论幻相是怎样迷人或强大。完人不回避生活的不同形式,而是在紧张的活动中保持彻底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