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个体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23年5月6日
神是唯一存在 

神乃无限。超越好坏、对错、善恶、生死、苦乐等对立。这些二元方面不属于神。若把神看作一个独立实体,祂便成为关系存在中的一项。就像好是坏的对应那样,神也成为非神的对应,无限也被看作有限的对应。当我们谈论无限与有限时,即是视之为二,无限已经成为二元的第二部分。然而无限却属于不二的存在秩序。若把无限视作有限的对应,严格地说它已不再是无限而是某种有限,因为这样,无限则作为有限的反面存在于有限之外,从而受到限制。既然无限不可能是有限的第二部分,那么有限的貌似存在就是假象。唯有无限存在。神不可能被带入二元领域。实际上只有一个存在,那就是普遍灵魂。有限或受限存在只是表面的或想象的。

有限貌似存在 

你本无限。你实际上无所不在,但你却认为你是身体,从而把自己视作有限。你如果认为你是坐着的身体,就是不知自己的真性。倘若你向内观,体验到自身灵魂的真性,就会认识到你乃无限,超越所有的造物。但你却认同于身体。造成这种错误认同的是通过心体媒介发挥作用的无知。凡人认为自己是肉体。行者认为自己是精体。圣人认为自己是心。但是在这些事例中,灵魂都没有直接的自知。这不是不掺杂幻象的纯思维情况。灵魂作为灵魂乃是无限的——超越了身心;然而出于无知,灵魂却被心所支配,成为“思想者”:有时与身认同,有时与心认同。从一个尚未超越摩耶领域者的受限观点来看,存在着无数的个体;似乎有多少的心和身,就有多少的个体。事实上只有一个普遍灵魂,但是个体却认为自己有别于其他个体。同一个灵魂终极上存在于看似不同的个体心背后;并通过这些个体心,经历各种各样的二元体验。“多中一”将自己体验为“多之一”。这都是想象亦即妄想所造成的。

妄想的起因 

妄想的产生归因于意识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业相的干预。业相的作用导致意识功能的扭曲。这些业相表现为欲望。在多次生命中,意识不断地受到体验后果的牵累。灵魂的认知被这些后果所局限。灵魂的思想无法冲破业相所制造的樊篱,意识成为其妄想所投射的幻相的无助俘虏。思想的这种虚妄化不但存在于那些意识部分发展的物种,还存在于意识充分发展的人类。

全意识的范围 

始于石头阶段的意识进化,在人类达至顶峰。进化历史即意识逐渐发展历史。进化的果实是全意识,为人类所特有。然而,即使这种全意识也如同一面布满尘埃的镜子,由于业相的作用而不能产生对灵魂性质的清晰与真正知识。意识虽然得到充分发展,但却只能产生想象而非真理,因为其自由运作受到业相负担的阻碍。此外,意识也无法超越欲望所制造的牢笼,因而其范围有限。

意识的个体化 

意识的活动范围由业相所界定,意识的作用也由欲望所决定。欲望旨在自我满足,因此整个意识都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和个体化。意识的个体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欲望的旋涡效应。灵魂陷入欲望的罗网,无法走出由这些欲望构成的受限个体性。灵魂想象出这些障碍并进行自我催眠。认为自己有限,不同于其他个体。纠缠于个体化的存在,想象出一个由众多个体及其各自身心组成的多元分别世界。

分别只存在于想象

当阳光穿过棱镜时,光线因折射而分散分离。假若每个光线都有意识,就会认为自己有别于其他光线;全然忘记在本源处和棱镜另一面,它没有单独的存在。独一存在也以同样方式降入摩耶领域,呈现出其实并不存在的多样性。个体之间的分别实际上并不存在,只存在于想象。唯一普遍灵魂假想自身分裂;并从这种划分中产生了“我”和“我的”概念,以相对于“你”和“你的”。灵魂虽然实则不可分的绝对同一体,但却因自身想象的作用,貌似多元有别。想象并不是真相。即便最高的想象也是对真理的偏离;而绝非真理。灵魂作为个体化自我所积累的经验皆想象;是灵魂的误解。从普遍灵魂的想象中产生了众多个体。此乃摩耶亦即无知。

客观世界 

随着分别和有限个体性的诞生,客观世界同时出现。正如有限个体性的分别存在纯属想象而非事实,客观世界也没有独立和分别存在;而是独一普遍大我通过其属性呈现为第二个显现角色。灵魂降临摩耶领域时,也承受了多元存在的局限。可把这种自我局限视作灵魂在意识祭坛上的自我牺牲。灵魂虽然永远都是同一个无限绝对,但却通过貌似降入时间、多元和进化世界,经受着某种不受时间影响的收缩。但真正进化的不是灵魂本身,只是(因自身局限而产生了受限个体性的)意识。

三重纠葛与二元 

受限个体性历史,即心、能量和物质(身体)三重纠葛发展史。二元盛行于所有这些领域;本质上超越了二元的灵魂也深陷其中。二元意味着通过张力相互制衡的对立存在。好坏、善恶都是这种对立事例。陷入二元的无知灵魂被好坏二元所掌控。好坏二元产生于无知;灵魂一旦与之纠缠,便受其支配。在同物质(身体)、能量和心三重纠葛的进化期间,无知的灵魂不断处于欲望控制之下:想要浊界的好与坏;想要精界的好与坏;想要心界的好与坏。由于好坏的区分,欲望本身也变成好的与坏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对立两面的持久张力所制约。这导致从一种到另一种状态的无休止摇摆,而无法达到(只有在生命的不变、永恒方面才能找到的)无限状态。无限只能在二元领域之外找到。这只有在意识冲破业相障碍,从而摆脱有限个体性时才成为可能。

意识与无意识

我们已经看到,可能的意识场受到业相的限制。这种限制把人的精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意识范围之内,另一部分在意识范围之外。整个无意识部分相当于物质背后的力量。这被正统宗教称作上帝。只有通过把无意识带入意识,才能充分地认识这些概念所代表的终极存在。意识的延展包括意识到之前属于无意识的部分。意识对无意识的逐步征服终止于范围无限且作用无碍的圆满意识。在这个最高意识状态与凡人的完全却有限的意识之间,大约有四十九种不同程度的觉照意识。这些觉照意识标志着逐渐觉照的重要阶段。

灵性进步 

存在于凡人的被遮蔽意识与至师的完全觉照意识之间的鸿沟,是业相造成的。业相乃自我主义的根源。可以通过完善人格、信爱和无私服务来消除业相。不过在这方面的最佳效果要通过至师的帮助来取得。灵性进步不是发展更多意识(因为意识在人类阶段已经充分发展),而是从业相枷锁中解放意识。虽然在本质上,意识在所有不同存在状态都同样,但除非它能够反映对无限的知识,没有丝毫的无知阴影,并且覆盖整个造物界,照亮不同的存在领域,否则就永远不会完美。

深睡眠 

你每一次入睡,都无意识地同无限存在结合。这种结合涉及到无意识延展于意识,从而弥合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鸿沟。但是你却因意识不到这种结合而无法从中获益。这就是为什么你从深眠中醒来,又意识到那个跟睡前完全一样的平凡个体;又开始重复那些跟睡前完全相同的行动和体验。假若你同至高存在的结合是有意识的结合,就会在完全崭新和无限丰富的生活中觉醒。

有意识地同存在结合

至师有意识地同无限存在结合。对他而言,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鸿沟已经弥合——不是通过无意识延展于意识(如人在酣睡状态的体验),而是通过意识延展于无意识。意识的交替变化仅仅适用于受限的个体。对至师而言,意识对无意识的征服是终极而永久的;因此,他的大知状态持续不断,永恒不变,毫不减退。从中可以看出,至师已经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即使身体在休息,他也不会体验意识的间断。

完美状态

在完美状态,全意识因觉悟障碍的彻底消失而达到尽善尽美。意识对无意识的征服是彻底的,个体持续处于全然的觉照光明之中,或者说他已与觉照合一,成为觉照本身。然而只要个体仍在二元支配之下,把多元体验视作真实和终极,就是尚未走出无知领域。在终极认识状态,个体认识到独一无二的无限乃唯一存在。无限遍及并包含一切的存在,不留下任何竞争对手。获得这种证悟,即是获得最高意识状态。在该状态,作为进化成果的全意识被保留下来,业相和欲望局限则被彻底超越;作为无知产物的有限个体性被转化为不受限的神圣个体性。普遍灵魂的无限意识在这个焦点上被个体化,却又不制造任何形式的幻相。个体摆脱了所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成为(表现神性的)至高普遍意志自发流溢的媒介。个体性因无知的消失而成为无限;个体不再受摩耶的分别性影响并摆脱了摩耶二元的纠缠,从而享受着(有着无对象觉知、纯然存在和无遮喜乐的)解脱状态。这样的人不再有困扰迷惑凡人的错觉。在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死了。作为分别感根源的自我已被永远歼灭。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他却以无往不胜的爱和永恒不灭的喜悦永远地活着。他拥有无限的能力和智慧。对他而言,整个宇宙都是他完善人类的灵性工作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