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小鸡

在无始之始之前
什么都没有;绝对是什么都没有。
但却有一只母鸡!
这只母鸡有无数只小鸡
都被她呵护在自己翅膀之下,
谁也不许走出去。
亿万亿万年过去了,
但却没有小鸡冒险离开母鸡,
一只都没想过出走。
在这无数只小鸡中
有一只特别淘气。
一天早上,他对老在母亲翅膀下生活
感到厌倦, 便冒险走了出去。
这个小淘气试图从母鸡翅膀下
开辟一条道路。
他挣扎努力,终于走出来,
看到一片耀眼光芒。
这让他惊恐万分, 不敢直视。
他的母鸡娘亲也好害怕,
因为她不愿让任何鸡仔出去冒险。
她要小鸡回来,
他出于惊恐,也很快回到她翅膀下。
母鸡很高兴看到他安然无恙 ,
小魔鬼也很高兴再次安全。
然而过了一段难以估量的时间,
这个淘气的小坏蛋 (命中注定最淘气)
再次从母亲翅膀下爬出来。
同样的现象发生了:
小鸡看见巨大的耀眼光芒,
但这一次光的颜色却不同。
他凝视了一会儿,感到害怕,
又赶紧躲进母亲安全的翅膀下。
母鸡再次深感欣慰,
因为她的小鸡又一次安全返回。
虽然母鸡不想让他出走,
但这只小鸡太过淘气。
他一次又一次出走,总共六次;
每次都看到不同颜色的耀眼光芒。
并且连续六次被面前的光吓坏。
每次母亲都为他担惊受怕,
因此他又回到她身边。
他每一次回来,母鸡总是
把他重新置于翅膀之下。
可在第六次之后,她终于开始感到
这只小鸡实在是太淘气了。
伤心地感到,他要是再出走,
也许她不会再关心他了。
尽管如此,这个淘气的小坏蛋还是
第七次从母亲的翅膀下出走了。
他又一次看到光,光又一次不同,
但这一次的光却没有颜色。
有光而无色。
淘气者害怕了,
感到无法忍受之——黑暗。
但过了些时间,他决定
不管怎样,最好还是试着往前走。
于是他就走啊走啊,
直到无法回返。
这个淘气鬼本会不停走下去的,
但是他突然感到饥饿,就喊到:
“有什么可以给我吃的吗?”
“想象”即刻亲自从气体中
出现在他面前, 说道,
“你担心什么?我在这儿,吃吧!
尽兴吃我好了!”
淘气的小鸡听此,感到很高兴,
就开始吃“想象”——
这个捣蛋鬼由此经历了十四次想象历险,
经过每一条大道和小径。
小坏蛋一次又一次冒险,
继续吃啊吃, 直到第七次历险
(当他发现自己是人时),
吃遍所有不该吃的东西。
正是他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他最淘气, 因为不该吃的
他都吃了。 全吃了!
(由于淘气的天性,
他时而感到幸福,时而感到悲伤。)
不过,开始第八次冒险时
他越来越不觉得饿了,
吃的想象也越来越少。
他越往前(向内) 进,
饥饿感(痛苦)越小,
所吃的想象也越少。
通过吃越来越少量的想象,
他进入第十三次冒险。
这里,在道路最后一个转弯处
(当他终于看到自身本来面目时),
他不再渴望任何形式的想象,
所以想象全部离开,留下他独自一个。
这时淘气的小鸡叫喊道,
“现在我该做什么?”
有个声音告诉他,“吃!吃你自己!”
他别无选择,只好吃,
就这样吃掉了自己!
就在那一刻,他发现自己就是一切;
一切大知、大能和大乐。
也是在那一刻,他在证悟期间,
环顾四周, 发现无数只
曾在母鸡翅膀下的小鸡
都跟着他走了出来!
当他这个最淘气者看到他们时,
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当怜悯降临的那一刻,
对所有那些小鸡的责任负担
也落在淘气者身上。
因为他们可都是他的兄弟姐妹啊,
而始作俑者正是他自己!
现在他因知道而不得不感到怜悯。
一个又一个时代,这个小鸡不得不回来
照料那些无数的小鸡,为他们受苦。
这个责任他永远摆脱不了
因为都是他的错儿。
第一个大无水滴离开大无海洋,
经过幻相世界,
以便知道自己是大有的旅行,
就是淘气小鸡的旅行。
这与第一个灵魂证悟自己是神的旅行
有着相同的意义。
母鸡是所有无数的小无水滴(小鸡)
产生之处——大无;
起初有一个水滴
离开无知的庇护,开始想象。
第一个灵魂从超越超越中
走出大无,进入想象世界。
离开所有小无(水滴)的来处——无意识。
第一个水滴感到害怕,大无(母鸡)亦然。
大无即无知,无意识,
因而完美地反映了水滴面对想象时
的痛苦和恐惧。
所以,随着第一个水滴在亿万亿万年中
一次次地出走与返回,
(因无意识而)从未有过感受的大无
也感受到痛苦与快乐,恐惧与安全。
这第一个想象是如此有限(如此精微),
实则不能称之为想象。
事实上,水滴走出大无的第二次冒险
仅仅产生想象的种子——梵卵(Brahmand);
可见第一次冒险
是多么精微的一种想象!
淘气的小鸡在第一次冒险时
所想象的第一种光是原火(Tej)。
接下来六种让他眼花缭乱的光
是心与精气体。
(心与精层面的火与气,
不是人通过浊感官所知道的
氢、氧、二氧化碳等气体。)
如此精微的第一次想象(想象的种子)
是包含一切颜色的白光。
让淘气小鸡目眩的连续七种颜色
是包含了一切纯色的
心颜色与精颜色。
这七种眩目的纯色是
蓝,紫,青,绿,黄,橙,赤;
与这些颜色相似的浊颜色
是这些纯色的影子的影子。
这意味着一切色度的蓝色
都包含于心与精纯蓝色,
就是这种纯蓝让小鸡眼花缭乱的。
小鸡第七次冒险出来,
看见一种眩目光芒,
但这一次光却没有颜色—
他首次看见浊世界。
我们周围的光没有纯光色,
因为是浊光(氧、空气本身无色);
这种浊光只是反射颜色。
肉眼看到的太阳反射的黄色,
是人在第四层面——太阳宫(Suryaloke)
看到的精黄色的第277度。
整个造物界都是第一个水滴想象出来的,
一个又一个,第一个水滴面对自己的想象。
就这样,整个造物界作为大无海洋(无限无意识)
一滴又一滴进入意识。
在第七次离开大无的冒险中,
小鸡想象出浊世界——宇宙;
在此想象粗浊而具体,
极低等密集,极坚固厚重。
在浊界,第一个水滴的形态发生变化。
从此以后大无的影响减少,
就是说他获得个体分别意识。
第一个浊形体开始(在想象中)前进:
经过七个进化阶段(从石头到人类形体),
经过精与心内化层面,
在十四次历险后证悟自身。
第一个灵魂在意识中历险期间,
想象出无数的事物(现象),
通过想象(饥饿)所制造并满足的欲望
自然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
直到他获得人身。
在内化的第一精层面
(第八次历险,作为第一个有精意识的人),
他的欲望越来越小,
直到他最后到达第六层面
(第十三次冒险,作为有心意识的人),
一切欲望都离开他。
第一个水滴失去所有欲望,
这时他的成道开始。
只有第一个水滴——至古者
在旅程终点独自证悟自身。
他是唯一曾经并将永远
依靠自身证悟自身是神者。
那些跟随他的水滴灵魂(吉瓦阿特玛)
都需要他或者至师的神圣帮助
才能做那不可能之事——
吃掉他们自己!
淘气的小鸡——小魔鬼(Saitan Murgi Ka Bachha)
就是至古者本人。
他把恩典给予一切,一个又一个,一滴又一滴——
因为他知道整个旅程,从头到尾。
只有他和至师才能
把真有知识(Dnyan)赐予无数小鸡。
他的恩典来自于对每个人
(每个像他那样淘气的小鸡)
整个旅程的知识,
他的恩典总是以大知的形式。
在海洋(神)中
有无限大有和无限大无。
大有是无限知识,大无是无限无知。
无限大无局限于无限大有之内。
无限大无是如此无限地与无限大有联系,
以至于二者貌似同一个——但却不是。
大有与大无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差异。
大无是大有的反面。
大有无限,所以无限的反面有限;
但大无的虚无性则无限,
因为大无是大有的无限影子。
由于影子没有实质,所以影子有限,
但影子的扩张却无限;
这种无限扩张是无限铺展(pasara),
无限地展开。
无限大有是无限真理——真相,
无限大无是无限神影——幻相。
大无与大有虽然相互联系
仿佛一体,性质却完全相反,
二者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异,
因为一个是大有,一个是大无!
大无就像你周围的空气——空的。
大无没有实质,正因没有实质,
才总是受心血来潮(运动、风、欲望)影响。
大有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心血来潮——因为具足。
大无的心血来潮——原始拉哈(Lahar),
没有实质,正因没有实质,
大无的心血来潮才问,“我是谁?我是谁?”
何以故?因为大无没有实质——没有身份。
由于大无没有实质,
其问题也没有实质(无意义且不重要);
因此其问题发不出声音。
大无的这些问题“我是谁?你是谁?”
乃影子所问(无实质的小无——影子的迹象),
影子通过运动来提问。
因为这些运动,大有在时间之始醒来,
用言语问道,“我是谁?”
大有的无限道言“我是谁?”具有
无限强大的冲击力,以至于对问题的回应
不仅落在祂自身,还落在祂的无限影子上。
由于该道言的冲击力,
无数的大有和大无水滴
在海洋(神)中获得运动。
存在着大有和大无两个海洋,
然而两者本是一体。
作为神圣知识,大有海洋一体不分;
作为神圣无知,大无海洋也一体不分。
大有海洋虽有无数个水滴(灵魂),
但他们永远一体(同一个灵魂)。
大无海洋也有无数个水滴(心),
他们也永远一体,自始至终。
因此,在大有中有无数个小有;
在大无中有无数个小无。
原始问题——万言之言“我是谁?”
发自大有海洋(神圣知识),
该道言发自大有海洋中
每一个水滴。
大无海洋(神圣无知)感受到
该无限道言的威力,
每一个大无水滴也感受到了。
为了回应大有之问“我是谁?”这个道言,
大无海洋中每一个水滴
都开始通过进化和内化运动
以无限地有限的方式说,
“我是无,我是有。”
大无就像空气,
因此大无(通过运动)的表达
“我是无,我是有,”也不过是空气。想象而已!
所产生的空气也像气体,
因此大无的表达“我是无,我是有”
也无非产生气体——想象。
大无与大有同在一个海洋;
这不是两个独立的海洋。
大有的水滴和大无的水滴
实乃同一个海洋的水滴;
却又是如此不同,所以至古者称之为
大有海洋的水滴和大无海洋的水滴。
大无包含在大有;
大无海洋包含在大有海洋,
但其独特的虚无性被强调
(也就是说,它虽然什么都不是但却有生命),
旨在认识造物界是如何
通过大无而产生的。
当大无海洋的每个水滴
都听见大有海洋道言的每个水滴的
(无限)声音时,
运动在大无海洋里开始,
大无海洋的每个水滴都开始体验该运动。
在无始之始,大无开始
以无限地有限的方式
表现自己,
其水滴也以无限地有限的形体
显现出来。
所以在本初大无海洋的运动无限地有限。
大无首次听到大有道言时,
就用“我是无,我是有”表现自身;
当该运动开始在大无海洋里
积聚动力时,
海洋里的每个水滴都开始说,
“我是这,我是那。”
就这样无数个小无都被水滴的
这种“我是这,我是那”表达
创造出来。
继而每个水滴都开始认为自己是一切,
因为它被大无的这些无数显现所包围。
运动在大无海洋里继续下去,
每一个水滴都开始旋转歌舞,跳跃飞奔;
也就是说,其想象开始积聚动力。
作为所有这些活动的结果,
每一个水滴都很快被火焰和气体
(想象的产物)笼罩。
然后每一个水滴都感到被火焰和气体包围
并试图摆脱这些层层火焰和气体。
那些未能逃脱原火(Tej)的水滴
留在心形体,成为大天使;
那些未能逃脱气体(Pran)的水滴
留在精形体,成为天使。
那些逃脱火与气的水滴
感到火焰喷射,气体爆炸——轰!
浊宇宙的大爆炸——原子凝固!
小鸡(水滴)毕竟是小鸡(水滴)
而非其他;因此很无知。
所以起初,在所有那些无数的小鸡中
有一只淘气的小鸡
试图从母鸡的翅膀下出来,
逃脱无知。
他在开始外出期间,
遇到燃烧的气体——原火,
并试图从层层气体中伸出头,
看看气体之外有没有其他东西。
(赛旦小时候非常好奇淘气。)
他从气焰中伸出头时,
看见眩目光芒,他自己也眼花缭乱!
这种原气之光是如此光辉灿烂,
甚至亿万个太阳的光
也无法比拟。
茫然的小鸡无法面对此光,
又把头从气体中缩回到
母亲翅膀的庇护之下。
亿万亿万年过去,他又试图
从气体中伸出头去看看,
再次遇到更为眩目的光芒,
但这次光的颜色却不同。
淘气的小鸡接连六次试图
从火与气中抬起脸看,
每次都看见不同颜色的光,
每次他都藏起脸躲避光辉。
接连六次都被照得眼花缭乱。
不过他最终第七次向外看
且看见光时,却没把脸藏起来。
他在第七次没有眼花缭乱。于是继续冒险。
每一次小鸡往外看,
把脸藏在母鸡翅膀下之后,
气层就会将他覆盖。
淘气的小鸡不得不撕裂层层火焰和气体,
企图透过它们去看看清楚。
当他第七次伸出头时,
气体成为他的伙伴,不再阻碍他。
实际上,火转化为气体,
气体又成为能量——恰塔尼亚(chaitanya);
气体给予他继续前进的能量。
所以小鸡在第七次出走时
想继续冒险,原本也会的,
只不过他突然发现自己饿了。
这种饥饿和满足饥饿的需要
导致他的十四次历险。
(难以满足的饥饿驱使、强迫、鞭策他经历整个进化和内化,
那是对大知——知道“我是谁?”之智慧的难以满足的饥饿!)
母鸡最初不知痛苦快乐、恐惧安全,
但她第一次发现小鸡丢失时,
为他感到担心害怕。
这个淘气鬼通过光的灿烂,
开始知道痛苦和恐惧;
母鸡通过担心失去小鸡,
开始知道痛苦和恐惧。
以同样的方式,在同一个时间,
小鸡和母鸡都开始感受痛苦和恐惧,
都开始感受快乐和安全——
当小鸡回到母鸡翅膀保护之下时,
当母鸡看到小鸡回到自己身边时。
每一次小鸡冒险出走,
母鸡都愈发害怕,
他回来时她又愈发高兴——
直到第六次。
在第六次来去期间,
他的缺席让她极度恐惧,
他的归来又让她如释重负。
不过,这一次她感到他实在太过淘气,
倘若他再次出走,
也许她不会再关心他了。
所以当小鸡第七次冒险出走时,
母鸡没受影响,不复为他担忧。
淘气者独立了;
孤单单,没有了母亲。
在大无中,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切旅行均属想象,
如同整个造物界都是想象产物。
在创世之始, 第一个水滴开始想象无数个小无,
这些最早的想象物将他笼罩于气火(Tej)。
气与光一体。
原火与原光一体。
为了想象神最初是怎样睡眠,
和小鸡是怎样看见光的,
设想你睡在一间暗房,
突然有人打开头顶上的灯;
你从深深酣眠中醒来。
起初你意识不到光本身,
只是感到模糊干扰(光辉)。
你终于睁开眼,看见光,
透过光看到正在发生什么。
光灿不再打扰你,
因为你清楚看见正在发生什么。
同理,超越超越的原气(模糊干扰)——黑雾(Al-Ama)
与小鸡看见的、第一个灵魂想象的原光(炫目光辉)
也是同一个。
亿万亿万年以来,第一个灵魂在醒来的过程中,
想象出六个连续的气体阶段,
就这样心与精界六个主要的火与气阶段产生。
这六个连续的气光阶段
在心界是觉照之光(Tej或Noor),
在精界是灵感之气(Pran)。
精界四个层面包含276种精气——
无限能量(Pran)本身。
这276种精气的每一种都另一种的影子,
第276种气体影子是第277种气体——氢。
原气的第七阶段是氢和浊界气体
(由原子构成的氧、二氧化碳等);
随着对这些原子粒子气体的想象,
第一个水滴的形体变化成浊。
一旦成为浊(物质),
第一个水滴就不能再返回大无,
因为浊界处于原始大无的直接领域之外,
所以大无的影响减弱。
当小鸡第七次离开时,
母鸡不再关心他,
因为就在那一瞬间,水滴进入浊界。
然而大无却在另一种意义上
继续存在——作为无意识,
来保护和供养第一个水滴和随后每一个水滴
通过整个意识旅程,
因为大无是无限的。
第一个水滴的所有想象永远不会是什么
也不会作为什么而存在;全都是乌有。
所以第一个水滴必须最终证悟真无涅槃,
因为没有其他什么可证悟的。
就这样,原始大无(母鸡)的虚无性
保护并引领第一个水滴
(保护并引领随后每一个水滴)
去认识真无涅槃,
从而即刻成为真有涅未卡帕。
大无中没有实质
因为大无的基础是想象。
大无海洋的每个水滴都不同地想象,
(就像有很多人, 每个心都不同地思想,
因而有无限的想象)。
想象没有限度 (因为可想象任何一切),
所以大无海洋中水滴的想象
也没有限度。
当原始心血来潮出现于大无海洋时,
每一个水滴都开始试探,
“我是无,我是有。”
接着运动立刻在海洋里开始,
随着无数的水滴开始想象
无数的可能性——任何事物!一切事物!
运动变得无限。
由于无数的可能性和每个可能性的无数组合,
大无的水滴们开始说,“我是这,我是那。”
淘气的小鸡,也就是第一个水滴
从心与精界的火焰和气体中升起,
作为物质进入浊界时,
意识到海洋中无数水滴的
所有无数想象。
然后小鸡痛苦地发现自己饿了。
因而产生一个问题:
“在所有那些无数想象中,
我该吃哪一个?哪一个?“
(他的问题是饥饿本身。)
于是他问自己的同伴——气体,
“我该吃哪一个?”然而气体欺骗了他。
气体欺骗了淘气者本人,
叫他去吃无数不同的东西。
但淘气者却相信气体,
受骗吃了无数次不该吃的东西。
气体继续对他施加欺骗性影响,
直到他第七次历险成为人。
他的饥饿感不断增加,痛苦越来越大,
迫使他愈发沉溺于错误的事情;
饥饿本身就是错误,因为是欲望!
尽管如此,当第一人
在第八次冒险中获得精意识,
进而到第十三次冒险成为心意识时,
气体的效力和影响(欺骗本身)
慢慢减弱,
他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在第六层面第十三次历险中,
气体的欺骗性影响彻底消失,
他的伙伴——气体离开,把他单独留下。
他此时丝毫不再感到饥饿,并前所未有地发现自己
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欲望。
他大喊:“我现在该做什么?”
有个声音对他说: “吃!吃你自己!”
他吃掉了自己。
结果却找到自己。知道大我。
就在那一刻,淘气的小鸡
获得对无限海洋的神圣知识,
有意识地证悟自身永远是大有。
就这样,淘气的小鸡(第一个灵魂)
通过大无媒介
获得对大有的知识。
通过获得自身是神的知识,
通过成为无所不知,
他证悟自己就是一切。
知道一切时,他也瞬间获得
使用这种知识的无限智能。
而为了让他获得这种知识,
整个造物界必须产生。
在这个有着无数世界的浩瀚宇宙里,
仍然有无数只出来跟随
那个淘气者的小鸡(水滴)。
就是为了他们,
他才利用自身大知的无限智能
帮助我们获得他所知道的。
在经过进化和内化,完成十四次历险
从而获得大知之后,
第一个水滴成为海洋,
第一个灵魂获得上帝意识。
水滴本身其实从来不是一滴水。
而一直是海洋,但是因为想象,
水滴仅仅把自己视作一滴水。
为了知道自身就是海洋,
水滴不得不在进化中经历七次外在历险,
并在内化中经历七次内在历险
从而成为其本来就是的海洋。
只有在完成这十四次历险之后,
每个水滴才能成为海洋,
就像他这个淘气者最初所做的一样。
那个在大有与大无之初
从火与气中伸出头,完成十四次历险的
淘气小鸡、赛旦、麻烦制造者
被称作至古者——至古者就是他。
就是他,也唯有他
才一个又一个时代回来
帮助我们这些淘气小鸡伙伴——
当我们有麻烦的时候,
当世界一团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