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阶段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06年2月20日

奴役增加自由价值

人人都必须经历束缚状态,但不应把这个束缚阶段视为生命进化中的一个无意义插曲。一个人必须体验牢笼的囚禁才懂得珍惜自由。倘若鱼一生都不曾离开水,就没有机会珍惜水的价值。它从生到死只生活在水里,无法理解水对生命的真正意义。若从水中被捞出哪怕片刻,它便渴望水:经验使它珍惜水的重要性。倘若生活总是自由无束,人也同样无从知晓自由的真正意义。体验灵性奴役并且强烈渴望从中解脱,都是在为将来充分享受自由做准备。

对更深实在的渴望

离开水的鱼渴望回到水中,感悟到目标的求道者也同样渴望与神结合。实际上,要回归本源的渴望存在于每一个生灵:自从愚昧面纱将其与本源分离的那一刻,这种渴望便已开始。不过人在作为求道者进入道路之前,却意识不到这种渴望。在某种意义上他会习惯于无知,就如乘火车在隧道中行驶一段时间也可能习惯里面的黑暗。即便如此,仍有一种明确的不适感和模糊的不安感,因为他感到缺失了什么,而且从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什么”意义重大。在深重无知阶段,这个“什么”常常被人不假思索地等同于形形色色的世俗事物。然而,当他对这个世界的经验足够成熟时,生活中一次次的幻灭会驱使他走上寻找所缺“什么”的正确道路。从那一刻起,他便开始寻求一种比变化形体更深的实在。这一刻可被恰切地称作求道者首次入道。从入道的那一刻,要同自己曾与之分离的本源结合的渴望就变得清晰而强烈。隧道中的人看到从另一端投射的一道光之后,会更强烈地渴望光明;瞥见目标的人也同样渴望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目的地。

削弱多重无知面纱

灵性道路上有六个站台,第七个是终点站,亦即目的地。每一个中途站都是以自身方式对目标的某种想象期待。将人与神分离的面纱由虚妄想象构成,这个面纱有多折。进入道路之前,人被笼罩于这个多重想象之面纱,以致于无法想象自己并不是那个分别、封闭、有限的个体。自我意识是多重虚妄想象作用的结晶;要与道合一的自觉渴望,是对建立于虚妄想象作用期间的整个自我结构的首次动摇。行走灵性道路即消除虚妄想象作用造成的后果,或者说揭掉几折(造成难以克服的分别感和无法改变的孤立感的)面纱。迄今为止,人紧抱着分别存在观念不放,用厚重愚昧的可怕墙壁来巩固之。然而从现在起,他却进入同更大实在的某种交流。越是与实在交流,愚昧面纱就变得越薄。随着分别性和自我主义的逐渐削弱,他也越来越体验到同更大实在的融合感。

扭转虚妄想象作用

孤立感的加剧是想象力驰骋的结果。因此,通过扭转想象力的虚妄作用就能冲破自造的孤立感,与实在结合。可把彻底摈弃幻相的行为比作从深睡中觉醒的行为,把消除虚妄想象过程的不同阶段比作深睡与全醒之间的不同梦境。摆脱虚妄想象多重作用的过程是逐渐的,并且有七个阶段。每揭去一折幻想面纱,都无疑是向光明和真理迈进一步,但却不等于同实在合一;而只是意味着放弃更多的虚妄想象,得到较少的虚妄想象。相对于自我意识构成的孤立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虚妄想象。在摈弃虚妄想象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自我的某种明确削弱。但在最终达到目标前,道路上的所有中间阶段都是从一个想象到另一个想象的驰骋。这些阶段不等于想象的终止。

中间阶段皆想象

这些想象驰骋不会给大我本身的真正存在带来任何真实变化。变化的不是大我,而是其对自己是什么的概念。假设你在白日梦中幻想自己在中国,而你的身体实际上却在印度。幻想结束时,你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其实不在中国而在印度。从主观角度看,这就好比从中国返回印度。同理,与身体的逐渐不认同和与超灵的越来越认同,也相当于对道路的实际穿越,尽管事实上,道路上的不同中间阶段都同样是想象力作用的产物。


成道的错觉

因此,六个上升阶段皆属想象领域。不过在每个阶段,孤立感的瓦解和与更大实在的融合都是如此强烈清晰,以致经常让人产生成道的错觉。就好比登山者遇到大峡谷,一时被景色迷住,忘掉真正目标,自以为抵达目的;求道者也会错误地把中间阶段看作目的本身。不过,认真的登山者过些时间就会意识到必须穿越峡谷,求道者同样也迟早会认识到必须越过中间阶段。在中间阶段产生的成道错觉,类似于人在睡中却梦见自己睡醒;实际醒来后,就会意识到之前的睡醒感受其实是一场梦。

层面与状态

每一个明确的前进阶段都代表一种意识状态,从一种到另一种意识状态的前进,与穿越内在层面同步进行。因此,必须经历六个中间层面和意识状态,才能达到第七层面(旅途终点)和对神圣状态的终极证悟。一个层面就好比一个站台,火车在此只是暂停一段时间。意识状态类似于旅客下车后在站台上的活动。

三昧的性质

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意识层面之后,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在该层面自由发挥作用。由于精神生活的总体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体验到精神活动的某种瘫痪,这被称作“三昧”。行道者每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就会融入该层面,然后才能体验该层面所特有的状态。如同朝圣者有时候会因旅途劳乏而睡去,通过努力而升入新层面的意识也会经历一段类似睡眠的精神活动减弱。不过,三昧在本质上不同于睡眠,因为人在睡眠中完全无意识,在三昧中却意识到喜乐或光明或能力,虽然他意识不到自己的身体和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之后,心开始在新层面发挥作用,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之前状态的意识状态。

自我生命的削弱

求道者每进入一个新层面便融入其中;并随着精神活动减慢,体验到自我生命的重大削弱。这种自我生命削弱不同于第七层面的自我最终歼灭。不过,正如在第七层面的终极消灭,在六个中间层面上不同的自我削弱阶段也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因而值得特别注意。在苏非教灵性传统中,自我的最终消灭被称作“法那费拉”;前六个二元层面的三昧也被视作不同类型的法那,因为也涉及到自我的部分消灭。

前三个法那

向终极法那费拉的前进,通过所有这些上升序列的法那持续地进行。每个法那都有某种特点。行道者到达第一层面,体验第一个法那或者说自我的小消灭。他暂时忘记了受限个体性并体验喜悦。有很多如此融入的行者自以为已经成道,结果搁浅于第一层面。行者如果不受错觉影响,或者认识到其成就其实只是旅程的一个过渡阶段,就会在灵性道路上继续前进,到达第二层面。融入第二层面被称作“法那埃巴提里”或者说虚妄的消灭。现在,行者沉浸于喜乐和无限光明。有些人自以为已经抵达目标,在第二层面搁浅。但那些不受错觉欺骗者则会继续前进,进入第三层面。融入第三层面被称作“法那埃扎合瑞”或者说表象的消灭。在此,行者连续数日完全失去对身体或世界的意识,并且体验无限能力。由于他对世界没有意识,所以也没有表现这种能力的机会。此乃“未狄三昧”或者说神圣昏迷状态。意识现在彻底撤离整个世界。

第四层面的危险

如果行者继续前进,就会到达第四层面。融入第四层面被称作“法那埃玛拉库提”或者说引向自由的消灭。在第四层面行者体验到一种奇特的意识状态,因为他现在不仅感受无限能力,还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现该能力。此外,他不仅有使用能力的机会,还有表现这些能力的明确倾向。他若经受不住这种诱惑,就会展现这些能力,落入第四层面的诱人陷阱。因此,第四层面是最危险且最难跨越的层面。行者在成功越过第四层面并到达第五层面之前,在灵性上从来都不会安全,倒退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第五第六层面的法那

融入第五层面被称作“法那埃加卜如提”或者说全部欲望的消灭。在此,低等智力的持续活动停止。行者不再以普通方式思考,而是间接地成为众多灵感的源泉。他看,却不是用肉眼。心与心交谈,没有担忧也没有怀疑。他在灵性上已经安全,不再有下跌的可能。不过在这个崇高层面,有很多行者难以抵制已经成道的错觉。自欺地认为并且宣称“我是神”,相信自己已经抵达灵性道路的终点。但是他如果继续前进,就会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向第六层面行进。融入第六层面被称作“法那埃玛哈卜比”或者说自我消灭于至爱。行者现在直接而清楚地见神,如同常人看见这个世界的不同事物。这种对神的持续感悟与享受,哪怕连一刻都不会间断。然而,行者仍然没有同无限上帝合一。

有意识神性状态

行者如果升入第七层面,就会体验最后的融入——这被称作“法那费拉”,也就是自我最终在神里消亡。通过这种融入,行者失去其分别存在,并且永远地与神结合。现在他与神一体,并且体验到自己是神。第七层面的法那费拉是灵性道路的终点,也是一切求索与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有意识的神性所特有的撒哈伊三昧或者涅未卡帕三昧。是唯一真正的觉醒。行者现在已抵达浩淼想象海洋的彼岸,并且证悟到这个最终真理才是唯一真理,道路上的其他阶段都纯属幻相。他已经到达终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