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言语
人倾向于抓住口号不放,几乎机械地让行动由口号来决定,而不是将行动与这些言语所体现的生活感悟直接联系起来。言语在生活中有其自身位置和用途,但是要想在行动上明智,则绝对有必要对这些言语旨在传达的含义进行认真分析与确定。在需要探究的字眼中,很少有像“暴力”和“非暴力”一样重要的。这些言语直接关系到决定具体行动和整个生活基调的意识形态。
超越公式化表述
灵性生活是个感悟问题,而非机械地墨守成规,即便这些规则旨在代表最高的价值。灵性生活意味着超越一切言语或公式化表述的认识。一切的言语或公式化表述都趋于限制真理。因此,若要揭示这些表述背后的精神,通常有必要对公式化表述的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通过不断联系具体生活事例来补充这种分析。这尤其适用于那些通过暴力与非暴力概念所形成的指导原理。
典型的情形
“暴力”和“非暴力” 在一般用法中适用于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形,以至于除非注意到这些不同情形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否则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就不会是全面的。但也没必要为了解释而对这些词语所涵盖的一切可能情形都一一赘述。只要考量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情形就已足够。之所以选择下列典型事例,是因为它们能够充分阐明围绕着暴力与非暴力概念的基本价值。
溺水人事例
情景一:假设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落入湖中,附近有个擅长游泳者想救他。溺水者往往会拼命抓住来救他的人;这通常给后者造成很大限制,不仅可能会使溺水者无法获救,甚至可能让前来营救者溺水身亡。因此营救者必须先击打溺水者的头,使他失去知觉,然后才能帮助他。这种情况下击打溺水者的头,不能被视作暴力,也不是非暴力。
外科手术事例
情景二:假设有个病患者,只能通过手术才能医治。为了解除这个病人的痛苦,同时避免他人受传染,外科医生可能不得不切除掉感染的部位。这种用刀切割身体的行为,同样也既不能被视作暴力,又不能被视作非暴力。
侵略国事例
情景三:假设有个国家出于自私目的,去侵犯一个弱小国家;而另一个国家,完全出于拯救弱国的崇高愿望,对这种武力侵略进行抵抗。这种为保护弱国而战,不能被视作暴力,也不能被视作非暴力,但是可以被视作非暴力的暴力。
狂犬事例
情景四:假设有只疯狗横冲直撞,很有可能咬伤学童,学校里的老师为了保护孩子们,把疯狗消灭了。这种消灭疯狗的行为意味着暴力,但其中却没有仇恨。
强者非暴力事例
情景五:假设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受到一个体弱但却傲慢的人辱骂。再假设这个强壮者虽然有能力打垮傲慢者,却非但不去伤害他,反而平静地向他阐释爱的福音。这样的行为意味着非暴力,但这是属于强者的非暴力。
慎重考虑的必要
上述前三种情形清楚表明,除非对(1)具体情况的各种细节和(2)激发行为的动机进行大量微妙而慎重的考虑,否则就无法确定该情况是否意味着暴力或者非暴力。后两种情形表明,即便是在含有暴力或者非暴力的情况下,其他一些因素也会给“暴力”或“非暴力”赋予超出其一般意义的意义。
溺水人事例评论
对情景一的详细分析表明,这虽然涉及到在未经受害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暴力,但其动机是为了营救溺水人。未经当事人同意而使用暴力,可以被称作暴力事例。然而暴力的使用是为了溺水者的利益,而不是想对他造成伤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不是暴力事例。在这些特殊意义上,这种情况可以说分别涉及到暴力和非暴力;但是在这些词的一般意义上,这个事例却既不能被视作暴力,也不能被视作非暴力。
外科手术事例评论
情形二略有不同。这里也有对暴力的使用(甚至切开身体),但是对患者有好处。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会事先给予许可。再者,手术不仅旨在保护患者本人免受病魔进而摧残,还为了保护他人不受感染。这里的暴力使用完全是出于良好动机,对患者和可能接触患者的很多人都有益。因为没有伤害的意图,所以对暴力的使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暴力。但是也不宜视之为非暴力,因为这显然是个切除活人身体部分的事例。
侵略国事例评论
情景三也很有启发性。在此,打仗是为了抵制侵略,没有自私动机或个人利益,而且纯粹是为了保护弱国。这有可能会给侵略国造成很大伤害甚至毁灭,而且武力的使用不仅事先未经对方同意,还有悖于后者的自觉意愿。但即便这种情况也不是明显的暴力事例。虽然涉及到伤害,但是武力的使用不仅对受害的弱国有好处,而且在很重要的意义上有益于侵略国本身,因为其侵犯霸凌弱国的灵性病疾会因侵略行径受到抵制而逐渐得到医治。这种暴力实际上不是暴力,因此可称之为非暴力的暴力。
侵略与手术事例比较
抵制侵略国的例子很像对身体感染部位做手术的例子。在抵制侵略国的事例中,弱国受益似乎是主要结果,侵略国(武力对象)受益似乎是次要结果。而在手术事例中,患者(手术对象)受益似乎是主要结果,其他人受益似乎是次要结果。不过二者在受益方面相差甚微。对两种情形仔细分析和比较之后发现,暴力的对象和其他很多卷入者都同样得到了好处。
保护弱者即无私服务
保护弱者是无私服务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羯磨瑜伽亦即行动之道的一部分。为此目的,在必要时把暴力用作达到预期目标的不可缺工具,是完全正当的。但是如果想要为保护弱者而采取的武力产生纯粹的灵性意义,其中就决不可掺杂任何的自私动机或仇恨。这类似于救护受袭击的女子,从而保全她的荣誉和性命,并且通过惩罚歹徒,来使其悔罪,改邪归正。
狂犬和强者事例评论
情形四显然是个暴力事例,但因其中没有仇恨,且是为了更大的利益——保护学童不受狂犬袭击,所以是正当的。在情形五中,强者不去施加报复反而布道的例子意味着非暴力,但却不是无所作为。这种行为不表示消极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坚强和真正的创造性行为。是属于强者的非暴力。
灵性认识高于规则
对上述不同情形的详细分析比较说明,不能用某个普遍规则的任何阐释来决定涉及暴力和非暴力的问题,包括对其正当性和价值的判断。这些涉及到许多微妙的灵性问题和影响。要正确认识暴力和非暴力在灵性价值体系中的位置,则需要对存在目的之意义的真正感悟。因此,行动不应被纯粹基于暴力或非暴力等片面观念的口号(无论多么高调)支配。行动应该是神爱的自然结果,高于二元;是灵性认识的自然结果,高于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