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著

作者:鲁斯特姆·法拉提发布于 2020年4月18日

为鼓励我们放下执著和欲望,埃瑞奇会讲下面的故事。相信它会让读者明白超然的价值。

“有位大师来到一个村子。你们知道大师是怎样的;人们不由自主被他们吸引。村民不但来求他祝福,有的还选择和他一起生活,服侍他,做弟子。几年后,大师对村民的工作完成;决定离开村子。他指示弟子们回到世间,过世俗生活,同时实践他教给他们的一切。他鼓励他们冥想神,念神名,修出离心,诚实劳动,爱人爱物,在一切境遇下都臣服神意。弟子都答应服从大师,除了一位,他要陪伴大师,宁愿不服从。

“大师知道,对这个弟子,在世间生活求道要胜于陪伴他。便如此相告。弟子以为大师在找借口,坚持说他真诚渴望陪伴大师。大师最后同意了,不过设定了一个条件,作为对弟子诚心的考验。他要弟子在附近河边建个棚屋住下,等到他两年后回来。在此期间,弟子要过简单的苦行僧生活,乞讨食物,按照大师的教导静心修持。

“嘱咐完毕,大师祝福弟子,动身上路。弟子在河边搭了个小屋,真诚地开始履行大师的指示。他清晨早早起床,到河边洗浴,做晨祷。他解下腰布,放在岸边,走入河里。”

“在印度乡间,”埃瑞奇补充,“圣者日出前要起床,到河中沐浴,随着太阳升起,他们站立水中,掬水举手献给太阳,一边念诵曼陀或祷文。这个弟子也照此修持。念完祷文,他心情愉快,走到岸边。弯腰拿腰布时,他发现上面有小洞,好像是什么动物咬的。这让他好生纳闷。

“第二天,他做完晨祷,心情喜悦地回去取腰布,又发现腰布上的洞增多。这让他很是烦恼,第三天,他一边念祷文,一边留神腰布。对祷文半心半意。瞅见有只老鼠咬腰布,他冲上岸去追老鼠,祷文都没念完。

“第二天,这位弟子弄来一只猫,把它栓在腰布旁边看守。那天早晨他能一心一意念祷文了。回到岸上,看到腰布完好无损,他很高兴。然而,随着日渐升高,猫饿得直叫。弟子很恼火,这干扰了他的静心。所以,他进城乞食,也给猫讨了些牛奶。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发现给猫讨牛奶不易,就决定养头牛。这样不但猫每天有奶喝,他自己也可饮用。弟子继续晨祷,白天余下的时间用于冥想神。然而,随时间流逝,他意识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给牛洗澡,挤奶和喂草上,很少有时间静心。

“于是他决定雇个人照管牛。现在这位弟子还得照顾工人的需要,得为两个人乞食。头几天还过得去,但越来越困难。他决定干脆自己种粮食,工人做帮手,这样一来,他就不必再乞讨食物了。一旦自给自足,他就能够不受干扰,安心静心了。”

埃瑞奇沉默良久。“看看头脑是怎么回事儿?它是怎样把你从一件事引向另一件事,让你相信做完某件事后,你就能自由地忆念他?我们一直都是这样,是不是?头脑告诉我们,‘完成这个项目,你就有空儿忆念他了,’或者‘摆脱这种恼人的处境,你就能安静地想他了。’你们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就象这样。头脑不断愚弄你,让你陷入新情境。这位可怜的弟子也同样。随着工作负担加重,他雇了更多的工人。粮食收割后,需要储存保护,他需要建个粮仓。为建粮仓,他到市场卖掉余粮筹钱,等等。两年的时间,弟子已拥有一个大农场,几个工人,一座宽敞房屋,还有仆人车辆。

“大师如约回到河边,寻找弟子和他住的小棚屋。但弟子不见,棚屋不存,他向行人打听,但似乎没人知道有这么个人。多方打听后,大师听说有位富人清早会带着猫来河边祈祷。他好像符合对弟子的描述,不过这人住的可是宫殿般房子,不是小棚屋。

“第二天上午,大师来到河边,看到富人带着猫走下河,却没认出。不过,弟子一见大师,就跑过来顶礼。他起身时,看见大师表情惊讶,问,‘您不认识我了?两年前是您把我留在这条河边的。’

‘啊,现在我认出了。你到底出了什么事?棚屋哪儿去了,你身上穿的简单衣服呢?”

“弟子解释了事情经过;怎样一件事引向另一件事,现在他是怎样负责照顾他的工人,工人照管他的农场,农场为他和他的牛产粮,好让猫喝到牛奶,保护他的腰布不被老鼠咬,以便他能安静地祈祷。

‘那一天中剩下的时间呢,’大师问。‘你用来想神吗?'

‘这怎么可能?我有这么多的责任。’弟子抗辩。

“听此,大师评论,‘我提醒过你,世俗生活对你是最好的道路,弃世的生活不适合你。’

“弟子知道大师是对的,但还是不晓得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还能怎么做。就问大师‘我本该怎么做?我的问题出在哪里?’

“大师回答,‘是你对腰布的执著,致使你离开了神。老鼠咬了你的腰布,你就该放弃穿腰布,去专注神。干吗不连腰布一同放弃?你倘若这么做了,事情会就此结束。你的执著让你产生保护腰布的欲望,从这个小小的欲望种子,长出一整棵欲望大树。要想行道,你就得无欲。’

“大师说完,祝福弟子继续过世俗生活,同时忆念神。”

讲完故事,埃瑞奇警告说,“要谨防头脑怎样对你耍诡计,即使在你真诚努力行道时。这不是件易事。需要巨大的勇气,愿意为他舍弃一切。为了他,必要时你必须准备好全身赤裸,无一丝世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