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市场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10年8月10日

提供成道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人提供这种证悟,顾客也会极少。世人深陷愚昧,没有能力估量灵性真理的价值。然而,大师们一次次试图用大众所理解的语言,帮助摸索笨拙的人类;降到他们的层面,也只能传递一部分对该真理的瞥见。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连对这种赐予,那些愚昧深重者也无动于衷。通常的世俗思想和感情习惯,已使他们的心顽固不化。

世人大多欣赏不了真正重要事物的价值。即使在那些欣赏者里面,大部分人也无法从中获益。可以用一个故事说明。有个信神者,敬拜神多年后,心中升起新的渴望——证悟真理之神。他变得骚动不安,想即刻获得这种至高体验。一天碰巧有位圣哲到村里访问,信神者毕恭毕敬地走来,对圣哲说,“我曾去各地朝圣;也拜访过不少的圣人,寻求帮助和祝福。但这个愿望远未满足。我等得够久的了。今日向您完全臣服,希望会从您这里获得光明和帮助。”

他言语无比真诚,并相信自己真的准备好接受最高灵性体验,却不知相差甚远,不知道自己在要什么。因此,为了让他明白他实际上需要更进一步的准备,圣哲从长袍中取出一块看似大理石的珍贵宝石。递给他,“拿上这块石头,去市场换五磅蔬菜。”信徒不知宝石的真正价值,把它当作普通的大理石。出于无知,他迟疑不决,认为去做一件注定要失败的事,只会是白费力气。不过,当圣哲要他别介入个人的想法,只需按要求去做时,他决定去试试。

听他说想用一块石头换五磅蔬菜,人人都笑话他的非分之想。不过,有一个人觉得给孩子做玩具倒也不错。但只出了四磅菜的价。信徒返回,对圣哲讲了发生的一切。后者听完却要他再去,换五磅糖果。

他肩负新差来到市场,又遭大家耻笑。但有个想给戒指镶块宝石,又买不起真宝石的人,感到这虽说只是块大理石,也许可作为假宝石镶在戒指上。所以同意交换,但出价只有四磅糖果。信徒再次返回,向圣哲汇报了第二次买石经过。

现在圣哲则要他去找个金匠,卖一百卢比。他第三次来到市场,又被人笑话。不过,有个金匠心想这或许是块真宝石,但只出价九十卢比。信徒的耐心到了极限。三次尝试皆告失败。因此要求圣哲收回石头,因为他不可能满足后者的要求。

然而,圣哲却要他找个珠宝商试试,要价一千卢比。他便拿着石头去见珠宝商。后者立刻认出这确实是块值钱的宝石,知道其真实价值不会下两万卢比。认为百年不遇的机会来了,要利用利用这个对珠宝一窍不通的外行。在贪婪无厌的驱使下,珠宝商仅仅出了八百卢比的价格,从而丢掉了一桩好生意。

至此信徒彻底失去耐心。扔掉石头,对圣哲说,“我找您是为了证得最高真理,与神合一,不是被迫一再做徒劳无益的差使。要么把我渴望的东西给我,要么让我回到原来的生活。”圣哲回答,“没有不懈的耐心,就别想达到与神合一。你连这种普通的考验都受不了,根本别指望承受真正求道者必须对付的严峻考验。你最好还是回到世间。但你离开前,我要你总结一下,从四次卖宝石的经历中,你学到了什么?”

圣哲接着说,“出价四磅蔬菜的交易者,就像对永恒上帝一无所知的大众。他们想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必须拥有这个无价之宝。仅仅出价四磅糖果的交易者,类似于认真或有思想的人。他们有时候意识到其生活方式需要改变,却满足于用另一个假物来取代已厌倦的假物。对拥有真正的东西并不坚决。他们想要的只是某些改变,因为对现实生活不满。

出价九十卢比的金匠,就像一个知道有更高的生活并想得到之,却缺少足够的决心做真正努力的求道者。而知道宝石的真正价值,却只出八百卢比的珠宝商,就像一个知道永恒生活的真正价值,却不想付出真价去获得的高级灵魂。不愿放弃分别的自我生活,却提出做很多别的根本不够最低标准的事情,想以此欺骗大师。”

圣哲最后说,“而你,我亲爱的,就像那些拒绝吸取经验教训的不幸者。在连续几次的差使中,你有充足的机会注意到,随着你找的人越来越识货,对石头的估价也越来越高。你却坚持当初的观点,认为它毫无价值。甚而在绝望中竟然扔掉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你需要更多的阅历,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习。有足够经历后再来找我。”

有能力欣赏灵性生活的真正价值的人极少。即使在这些罕见者中,多数人因性情使然,继续让琐碎的考虑左右自己。错过把认识到的重要价值融入生活的机会。他们所做的至多只是高谈阔论或著书立说,或者作为愉快的消磨时光方式,对这些价值进行思索。不付诸实践的价值则不是价值。仅仅在脑子里思虑价值的概念,此概念就恰如其它的纯粹智力概念——玩物而已。

花费在纯粹思考、谈论或写作上的能量,就像火车头的汽笛冒出的蒸汽。它弄出声音,甚至有趣,却不能驱动机车,哪怕一寸。无论多少汽笛声都推动不了火车。必须明智地利用蒸汽,以便让它实际把火车开到目的地。所以说圣哲们都总是强调实践而非理论。这尤其适用于那些想认识并证悟神的人。

田心译自美赫巴巴著《真理的火花》(Sparks Of The Truth, From Dissertations of Meher Baba, A version by C. D. Deshmukh,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