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编》22—31

作者:美赫巴巴发布于 2023年3月19日

22 意识的内化

美赫巴巴进一步指出:

一采用第一个人体就达到完全的意识逐渐撤退,一个接一个层面。这种(已经完全的)意识的内化首先开始于坚厚的浊印象变得稀薄时。意识因而体验第一层面。随着印象进而稀薄,意识也继续撤退(内化)并体验第二层面,依此类推,直到第七层面。

意识撤退意味着全意识首先集中于浊印象,而远不是集中于大我。后来在内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对立体验,印象逐渐地变得越来越稀薄,意识也同时逐渐地把焦点转向大我。在第七层面,意识不再是有印象的意识,这自然造成意识集中于大我。这意味着随着印象全部消失,意识与大我认同。

23 五个代数定义

(1)神

= 无限存在+无限知识+无限喜乐 - 无意识

=萨特+契特+阿南得(sat+chit+anand) - 无意识

=萨特+契特+阿南得(Satchitanand)减无意识

(2)至师

=库特博=赛古鲁

=无限存在+无限知识+无限喜乐+意识

=同时意识到自己无限并意识到有限

(3)救世主

=完人=因散-埃-卡弥尔(Insan-e-Kamil)=普拉坦普如希(Puratan Purush)=佛陀

=撒合卜-埃-扎满(Saheb-e-Zaman)=使者(Rasool)=阿瓦塔(Avatar)=活基督

=无限存在+无限知识+无限喜乐+意识

=同时意识到自己无限并意识到自己有限

(4)人 / 吉兀阿特玛 / 因散

=身体+能量+心+意识+灵魂

(5)玛居卜-埃-卡弥尔

=神圣大我

=神圣意识 - 有限意识

24 四类莫克提(解脱)

下面是对涉及不同完美类型的术语的简述,以便求道者能将之纳入成道主题框架。在描述这些完美类型时,采用关键词莫克提(解脱)来定义四个解脱类型。

灵魂的四类解脱(莫克提)皆属于第七层面。

(1)普通莫克提(Mukti)或称莫克希(Moksha)

(2)未狄莫克提(Vedeh Mukti)

(3)吉万莫克提(Jivanmukti)

(4)帕若莫克提(Param Mukti)

(1)普通莫克提(莫克希)

普通莫克提,或称纳加特(najat),乃由一些异常敬神爱道的善良灵魂在死后获得。这种莫克提通常发生在灵魂离开身体三至五天之后。由于这种莫克提是在没有身体的情况下获得的,所以个体灵魂仅仅享受极乐(anand);虽然大能和大知都在,但这种解脱者(Mukta)却不能体验大能大知。这样一个被解放的灵魂仅仅意识到合一的极乐,造物界对他不复存在,不停的生死循环终止。

但是切勿把这种普通莫克提状态混同于涅未卡帕三昧(Nirvikalpa Samadhi)。如果灵魂达到莫克提状态,则是在肉身死亡之后。这种灵魂也达到神,但这仅仅发生在死后。在普通莫克提与涅未卡帕三昧之间有一个重要区别,因为体验涅未卡帕三昧的,是保留身体并因而成为未狄莫克塔(Vedeh Mukta)的灵魂。

2)未狄莫克提

有些被称作未狄莫克塔的成道灵魂,在证悟后将身体保留三四天。他们的意识完全融入其真我(神),因此他们意识不到身体或造物界。他们持续地体验神(他们现在的大我)的无限喜乐、能力和知识,但却不能在造物界有意识地使用无限喜乐、能力和知识,也不能帮助其他人获得解脱。尽管如此,在这几天的停留中,他们在地球上的存在成为神的无限能力、知识和喜乐的一个辐射中心;那些接近、服侍和崇拜他们者受益巨大。其他未狄莫克塔则根据其命运(prarabdha)的动力将身体保留数年。未狄莫克塔即卜拉弥布特(Brahmi Bhoot),亦即苏非教徒所说的玛居卜-埃-卡弥尔(Majzoob-e-Kamil)。这种解脱者自动体验神的大知大能大乐(Sat-Chit-Anand)三重性。

3)吉万莫克提

在神圣交点(Turiya Avastha)或称法那-玛尔-巴卡(Fana-ma-al-baqa)的吉万莫克塔(Jivanmukta)或称阿扎得-埃-穆特拉克(Azad-e-Mutlaq)享受全乐、全知和全能。他意识到“我是神”状态,也意识到浊、精、心三界。但因没有责任,他不用大乐、大知和大能帮助别人。

4)帕若莫克提

帕若莫克塔(Param Mukta)也被称作至师、库特博或赛古鲁。他在成道后又返回正常意识,并同时意识到“我是神”状态和三个相对存在及其相应领域。他不仅仅享受全能、全知、全乐,而且还通过宇宙心和宇宙身,在所有的存在层面使用全能、全知、全乐。

这种帕若莫克塔意识到自己是神——包括在神的未显现方面和神的显现方面。他们知道自己既是不变的神圣本质(zat)又是无限多样的显现(sifat)。他们体验到自己是有别于造物界的神;是作为创造者、维护者和毁灭者的神;是接受并超越造物界局限的神。这意味着这样的一个人意识到神的十个状态的每一个状态(参见图八)。

帕若莫克塔持续地体验并且利用神圣三重性(Sat-Chit-Anand)的绝对平静与完美。充分地享受并承受神圣的创世游戏。他知道自己是一切万物里的神,因而能够在灵性上帮助每一个人,并能够让其他灵魂证神,成为四类莫克塔的任何一个。事实上,他是人类的特别帮助者,是造物界的总体帮助者。

25 四类莫克提总结

美赫巴巴对四类莫克提总结如下:

莫克提类型意识二元中责任
普通莫克提只有极乐;没有对“我是神”或对二元的意识。
未狄莫克提“我是神”或者说大知大能大乐;没有二元意识。
吉万莫克提“我是神”(Sat-Chit-Anand),有二元意识。
帕若莫克提同时有“我是神”和二元意识并有行动中的神性。

26 完美的标记

针对弟子关于识别完美大师的可靠方法的询问。美赫巴巴解释说:“一般人也许不能满意地辨别不同阶段的灵性成就(直到第六层面)。他也许知道这些是高级灵魂,却不知道他们所达到的具体层面。不过,当一个真诚而耐心的求道者接触到一位灵性完美者时,他会观察到一些同内在灵性完美密不可分的外部标记。

“最重要的标记有三个:首先,完美不但是“与神为一”,还有对“万物一体”的持续不断体验。完美大师不间断地持续体验并证悟自身大我是万物中的大我。这种内在体验客观地表现为他自动感受和表现的对一切造物的爱。他不受任何事物吸引或排斥。善与恶、圣人与罪人、美与丑、智与愚、健康与疾病皆是他自身不同形式的显现。当完美化身关爱、抚摸或喂养任何生物时,就仿佛在关爱、抚摸或喂养自身大我。在这个阶段丝毫没有‘他性’痕迹。

“第二个标记是完美辐射于周边的喜乐气氛,会被一个寻求完美的陌生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完美大师不仅享受无限喜乐,而且体验宇宙苦难。但其剧烈痛苦却被强大的喜乐感受抵消或缓解。因而完人能够在各种痛苦和迫害下表现出喜悦平静。

“完美的第三个标记是对各层次人类的适应能力。无论是身居王位还是流落街头,他同样无动于衷。他能极自然地与穷人同节俭,与富人同奢侈,与君王同威仪,与学者同睿智,与文盲无知同简单。英文硕士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教小学生和大学生英语,完美大师也同样能够让自己适应那些他想给予灵性提升者的水平。”

圣人高斯·阿里·夏(Guaus Ali Shah Qalander)在一次谈论灵性完美(faquiri)时说,“把完美赋予弟子只是瞬间之事。对耳中道一语就足以把一个人立刻从有限升入无限,这种转变不依赖祈祷或斋戒。”*

[*毛拉那·鲁米说:神恩不受能力条件限制;实际上能力乃由神恩限定。]

听此,有个弟子问,“师父,既然证悟能够这么轻易达成,那为何总要让弟子经历长期考验和苦行?” 高斯·阿里·夏用如下故事作答:

“某人有两只生锈尘封多年的锅。他决定请人清洁。把一只锅交给一位说清洁需要四十天的行家。把另一只交给承诺用一天完成任务者。行家开始科学地清洁,用四十天的时间,通过各种程序,不仅把锅擦得干干净净,还能重新使用。

“许诺一天就完事儿的人,采用极激烈的程序——把锅放在大火中焚烧。锅倒是被快速地彻底清洁,但却变得易脆无用。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两只锅都被清洁,但只有那只经历长期清洁过程的锅才有用。”

大师接着说,正是为此原因,至师很少立刻就让求道者证悟,而是引领他慢慢达成,以便他能成为健全有用的器皿,为神工作。

这方面,美赫巴巴曾对弟子说,“可在瞬间把证悟传授给任何人。但那将只对他个人有好处,对别人毫无助益。一个人跟随大师所经历的苦行、克己和艰辛能够生发力量,并在这个人获得证悟时,给予他使用证悟的权利,以便帮助其他人的灵性觉醒。”

27 哈尔(hal)与姆卡穆(muqam

下面是按照苏非教真知对哈尔(体验)和姆卡穆(阶段)的概括。有些苏非导师认为在哈尔与姆卡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并且认为每一个姆卡穆最初都是哈尔,最后发展成姆卡穆。这适用于精和心领域的一切层面。不过,很多人对哈尔与姆卡穆加以区分。

巴士拉的阿卜杜拉·哈里斯·穆哈斯比(Abdullah Haris Muhasibi)说:

哈尔是神的礼物;迅疾如闪电,获取靠修习(mujahida)。

姆卡穆是忏悔的结果,通过哈尔的不断笼罩而获得。

《真知礼物》(Awarif-ul-Maarif)的作者如是说:

哈尔表示一个从上界降临行者心中的隐蔽事件,它来来去去,直到神圣吸引将他从最低层面吸引到最高层面。

姆卡穆是行者在道路上抵达的站台。这成为他的居处,直到进一步前进。

哈尔不受行者控制;行者受哈尔控制。

姆卡穆受行者影响。

哈尔是礼物(maohib)。

姆卡穆是收获(kasb)。

哈尔永远不能脱离同姆卡穆的联系。

姆卡穆永远不能脱离同哈尔的联系。

导师穆罕默德·易卜拉欣(Sheikh Mohammed Ibrahim),别名伽兹尔-埃-伊拉易(Ghazur-e-Ilahi)在《训示》(Irshadat)中说,

哈尔继续下去便成为姆卡穆。获得一次哈尔者是新手;继续留在哈尔中者,成为行家。

美赫巴巴解释说:

哈尔这个词的一般意义是道路上第一到第六层面(阶段)等相对存在的内在体验(包括受控和不受控的狂喜)。在特别意义上,哈尔是神圣狂喜状态,并且总是根据相应的姆卡穆被体验为不同程度的效力。吠檀多教将哈尔称作巴瓦(bhav),将姆卡穆称作斯坦(sthan)。

姆卡穆指求道者在特定层面的停留,在那个哈尔中。

哈尔与姆卡穆一起升至第六层面。哈尔总是支配姆卡穆。

在第七层面,哈尔和姆卡穆不存在。

有哈尔之处,就有二元。当一个人从第七层面下降到正常意识,为了责任而置身于任何一个层面时,那个具体层面便成为他的姆卡穆。因此,对于库特博(赛古鲁)来说,没有哈尔,只有姆卡穆。一个天生比较感性的普通人在聆听音乐时就能够享受哈尔,但这是一种伪哈尔,不可与行道者的灵性哈尔相提并论。

28 阿瓦塔的降临

关于阿瓦塔是不是第一个成道的个体灵魂,美赫巴巴回答:

是神首先成为无限地有意识(参见对神圣状态II-B的解释)。这一切都意味着神首先证悟自己。同时,神在状态II-A乃无限地无意识(参见对神圣状态II-A的解释)。神的其他状态和所有神圣位置都是神的状态II-A永恒渴望获得无限意识的结果。

作为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我们发现人成为神。

赛古鲁是人神(人成为神),必须经过进化和内化过程;阿瓦塔是神人,就是说神不经过进化和内化过程,直接成为人。

五位赛古鲁(库特博、至师)促成阿瓦塔(拉苏、基督、佛陀)降临地球,因此没有五位至师首先促成,就不可能有第一个阿瓦塔降临地球。最初五位至师首先证悟,然后才有阿瓦塔首次降临地球。

自亚当以来是否(如有时被宣称的那样)有过二十六位阿瓦塔,还是十二万四千位先知;耶稣是最后和唯一的弥赛亚,或者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从永恒实在的角度看都无关紧要。是曾经有十个,还是二十六个,还是一百万个阿瓦塔——此类争议毫无意义。事实是阿瓦塔永远是同一个;五位至师促成阿瓦塔降临地球。这已经持续一个又一个周期,千百万个这样的周期肯定已经过去,并将继续过去,但却丝毫都不会影响永恒。

29 第七层面的真知

对属于玛居卜、阿扎德-埃-姆特拉克、库特博和拉苏的第七层面的“我是神”真知,美赫巴巴是这样解释的:

1、玛居卜(卜拉弥-布特)

阿那尔-哈克(Anal Haqq)——“我是神”(无止境地)。

2、阿扎德-埃-姆特拉克(吉万莫克塔)

阿那尔-哈克(Anal Haqq)同时是

哈玛-巴满-阿斯特(Hama ba man ast)“一切与我同在。”

3、库特博(赛古鲁)

阿那尔-哈克(Anal Haqq)同时是

哈玛-满-阿姆(Hama man am)“一切皆我。”

哈玛-达满-阿斯特(Hama dar man ast)“一切皆在我内。”

哈玛-阿兹满-阿斯特(Hama az man ast)“一切皆来自我。”

4、撒合卜-埃-扎满(阿瓦塔)*

阿那尔-哈克(Anal Haqq)同时是

满-哈玛-阿姆(Man hama am)——“我是一切。”

满-达哈玛-阿姆(Man dar hama am)——“我在一切里。”

哈玛-阿兹满-阿斯特(Hama az man ast)“一切来自我。”

哈玛-达满-阿斯特(Hama dar man ast)“一切皆在我内。”

[*美赫巴巴还指出库特博与阿瓦塔之间在真知上的微妙差异:“库特博的真知是“我是神,神在万物里。”阿瓦塔的真知是“我是神,我是万物。”—编注]

30 阿瓦塔与赛古鲁

美赫巴巴希望表达的意思是:

当赛古鲁被认为健康或生病时,都是一般人的所说、所见、所感。从赛古鲁的观点来看,基本事实是,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或者任何其他事情,都丝毫不会影响(触及)他的存在(无限性),因为他完全意识(充分觉知)到幻相是虚假的,因而充分觉知到健康和疾病都是虚幻的(皆是大无的结果)。

大无怎么可能会影响他?赛古鲁已经经历进化、转世和内化过程,战胜大无的印象;已经证悟自己就是大有(这当然也包括大无)。即使赛古鲁留在造物界法则之内,法则本身却影响不了他。

赛古鲁的意思是人已经成为神。因此,当人已经成为神时,就不能再是人;他若是不得不作为人生活,就必须通过自发地示现人类的所有自然倾向,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得像人一样。

作为至师,赛古鲁在所有的层次和所有的层面都极完美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至于在一切情况下和一切其他方面,他在普通人的眼里貌似浊界的一个普通人。对于在精层面的人,他貌似他们中的一员;对于在心层面的人,他貌似他们中的一员。

赛古鲁同时在最低和最高层面。他一方面确立于无限性(实在);另一方面是幻相的主宰。因此赛古鲁把这两个极端置于自身控制之下;要在一切中介阶段和状态建立并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只能通过赛古鲁同时在一切层面和一切方面进行表演

阿瓦塔的情况相当不同。全部差异都在于这一事实:赛古鲁意味着人成为神,阿瓦塔意味着神成为人。 “阿瓦塔”一词的全部含义是很难领悟的。向人类宣称阿瓦塔是神,表示神成为人——简单容易。不过这并不是阿瓦塔这个词所表示或传递的全部一切。

更合适的说法是:阿瓦塔是神,对一切人类,神成为人;同时对造物界的一切麻雀,神还成为一只麻雀;对造物界的一切蚂蚁,成为一只蚂蚁;对造物界的一切猪,成为猪;对造物界的一切尘埃,成为尘埃;对造物界的一切空气,成为空气等等,直至对造物界的一切万物。

当五位赛古鲁把神的神性化身带入幻相时,该神性实际遍及幻相,以各种各样的无数的(浊、精、心)形体来呈现自身。结果是在阿瓦塔时期,神作为人与人类打成一片,作为一只蚂蚁生活在蚂蚁世界等等。然而世人却无法认识这一点,所以只是说神成为人,并在自身人类世界满足于这种认识。

无论人怎样理解,事实一直是阿瓦塔成为,赛古鲁扮演

阿瓦塔的疾病同承担众生的羯磨毫不相干。阿瓦塔是在一切方面都成为人的神,因此没有理由说他不应受制于人的一切自然倾向。神毕竟成为了人,并确确实实就人。尽管阿瓦塔实际生病,像人生病一样,但必须要记住:他同时还拥有无限能力、知识和喜乐背景。

阿瓦塔从来不承担众生的羯磨,他的神性普遍运作。

31 有为与无为

1、在神的超越超越状态是无意识的无为。

2、在成道状态是有意识的无为。这是完美状态但不是至师状态。

3、在中间状态(1与2之间)是有意识的有为。行动制造出业相(印象)。业相又滋生更多行动,造成束缚。这是奴役状态。

4、在第七层面的玛居卜状态是无意识的有为。

5、在至师状态是有意识的积极无为。至师摆脱业相。没有印象。因此没有自身行动的余地。他们过的是无为生活,但所处环境使他们有为。至师的行动由环境驱使,无论当时的状况怎样。

举例:

1、可把神的超越超越状态比作在摇篮里熟睡的婴儿。这是无意识无为的例子。

2、可把成道者(不是至师)的状态比作完全醒来但仍在摇篮里的婴儿。这是有意识无为的例子。

3、可把在1与2之间的状态比作醒来并在摇篮外的婴儿。这是有意识有为的例子。

4、可把第七层面的玛居卜状态比作梦游者。梦游者在睡中行走或做其他行动,意识不到自己在该状态的所作所为。第七层面的玛居卜也同样意识不到自身行动。吃、喝、说话等行动都是无意识的。但这一切都是他的无意识有为。

5、可把至师的状态比作完全醒来却在摇篮里的婴儿,这个摇篮不停地被人类摇动。这是有意识有为的无为。无为是因为在摇篮里,有为的无为是因为摇篮被别人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