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小鸡》8

作者:宝·喀邱瑞发布于 2025年6月12日

第四层面  第四个天 

获得浊形体之后,吉瓦阿特玛不会

倒退到更低的意识进化状态; 

不会失去通过进化所获得的意识; 

所以人不会倒退到动物形体; 

尽管他作为鬼魂,可能会暂时附身动物,

作为巫师,可能会变成动物。 

然而第四层面的人类吉瓦阿特玛却是例外; 

他会一路倒退到石头意识, 

但这种毁灭仅仅发生在滥用大能的情况下。 

第四层面的能力具有是神圣、无限的性质, 

一切神通能力(siddhi)都发自第四层面。 

瑜伽行者把这些能力称作睿地悉地(Riddhi-Siddhi), 

昆达里尼(Kundalini)能力——蛇力,

缠绕在希瓦(Shiva)脖颈上的同一条蛇。 

第四层面和第四个天 

实际位于精界与心界之间。 

这个层面的行者一直有堕落的危险, 

因为他处于能量(能力)的精界 

与心(思想、情感、欲望)的心界之间。 

第四层面的行者其实是 

一只脚站在精界,一只脚站在心界, 

与两界都有联系,立足点很危险。 

在这个危险阶段的行者

有一半精业相,一半心业相, 

也就是说,他意识到自己困于两界之间, 

分裂为一半能量一半心。 

在赛古鲁关注(nazar)之下的第四层面行者 

是安全的,不会堕落, 尽管立足处依然危险。 

这种行者在梵语中被称作摩诃瑜伽行者(Mahayogi)

——大瑜伽行者, 主宰着无限的能力。 

摩诃瑜伽行者有能力做任何事情, 

但却没有神圣知识(Dnyan)来控制其拥有的能力。 

他离心界第五层面非常之近, 

但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思想、感受、欲望、情感)。 

当赛古鲁引领行者通过第四无限能力层面时, 

全能的瑜伽行者就会受到制约。 

只有在极罕见的情况下,他才滥用能力并堕落为石头, 

但这曾经发生过,也确实会发生。 

暴躁型(jalali)的大师把瑜伽行者击回石头状态; 

温和型(jamali)的大师则控制或夺去他的能力。 

第四层面的能力非常强大, 

任何滥用都会导致可怕后果;

对滥用的反应本身足以将大瑜伽行者打回石头意识。 

这位曾自感那么伟大、那么无限强大者 

此刻躺在地上,只把自己视作一块石头;

躺废墟之中。

这位曾处于一切情感之巅强烈思想者 

现在思想几乎是零。 

这种堕落几乎总被赛古鲁的引导所阻止, 

但如果大瑜伽行者在经过第四层面的

第四个天时拒绝接受指导,

对无限能力的滥用就有可能发生。 

很少瑜伽行者能够靠自身努力

跨越第四层面门槛进入心界,

但是少数人能做到。

第四层面的行者在梵语中被称作库巴(Kuber)——

一切财富的拥有者。 

库巴是一切的拥有者; 

除神圣知识和神圣喜悦外,拥有一切。 

其喜悦不是无限的,而是太阳宫的全部辉煌; 

其辉煌即其无限能力。 

在印度据说库巴的居所总是满满的, 

意思是其宫殿装满财宝。 

地球上随时都有五十六位这样的库巴; 

他们是灵性等级中的能力主宰。 

第四层面的库巴有七大能力(Riddhi-Sihhdi) 

和无数小能力(siddhi) 

第一大能力是库巴能起死回生,包括人和兽。 

第二大能力是库巴能创造其他世界 

(其中所有宇宙、众生和万象), 

第三大能力是他能毁灭其他世界。 

库巴的第四和第五大能力是 

不仅能读懂一切有浊意识的心 

和第一、第二、第三精层面行者的心, 

而且还能影响所有这些人。 

第六大能力是库巴甚至能影响因陀罗和天使的心;

通过第七大能力,库巴能随意控制与指挥因陀罗和天使。 

众神和众神之王都屈服于库巴的能力。 

库巴有无限大能和无限能力, 

虽然其中有七个主要的, 

正如摩耶也有包括七大欲望的七大能力。 

感受到情感和欲望全力冲击的库巴, 

也因而感受到一切淫欲、一切贪婪、一切仇恨、 

一切傲慢、一切自私和一切妒嫉。 

由于库巴掌握着七大欲望所包含的一切能力, 

但又没有心理能力来控制心、控制所欲之物, 

因此这极其危险。 

库巴必须由赛古鲁或第五层面行者监控, 

否则他一定会按自身欲望行事, 

因为他充满各种欲望; 

赛古鲁控制的是他的心(思想), 

不许他考虑如何满足欲望。 

库巴想要满足的欲望都会兑现; 

想要创造或毁灭世界,也会立刻开始。 

必须控制他的心。 

库巴的处境极其危险, 

因为他充分感受到强烈的欲望和情感。 

人若感受所有欲望,就会创造一个新世界; 

人若感受所有嗔怒,就会毁灭这个世界; 

人若感受所有贪婪,就会占有这个世界; 

人若感受所有仇恨,就会破坏这个世界; 

人若感受所有傲慢,就会控制这个世界; 

人若感受所有自私,就会想要世界上的一切; 

人若感受所有妒忌,就会拿走世界上的一切。 

由于拥有无限大能,库巴能做任何事情; 

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不可能, 

没有人比他更强大。 

有时库巴统治天堂和地狱, 让死人借尸还魂。 

就是这些第四层面的人

通过指导自杀者附身人和兽,

在世界上制造小混乱;

自杀者的鬼魂困扰生者, 骚扰人和兽。 

库巴生活在能力巅峰, 

又因自身成就而处于欲望峰巅——

通过提升昆达里尼来获得睿地悉地。 

所以库巴时刻生活在坠落的危险中, 

他无疑是强大的王,一切能力的主宰, 

但也是活着的最危险的王, 

因为他能够毁灭世界。 

知道危险的库巴不会使用能力。 

库巴是拥有全能财宝者,

没有什么对他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被称为神通能力大王——有能力做任何事情的大王。 

第四个天(受保护的世界) 

实际在第四层面,并有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是充满能力和诱惑的

(第四层面)意识状态;

库巴在每一步(kadam)不是受能力诱惑 

就是受诱惑物诱惑。 

这四个部分是灵性道路上最诱人的部分, 

因为每个部分都充满能力, 

而库巴也充满使用能力的欲望。

能力是第四层面的秘密, 

库巴自己的秘密; 

如果受到保密,不被用于自私目的, 

能力就会成为进步的手段。 

在穿越第四层面时根本不使用能力的行者 

步入安全的心界第五层面,与神为友。 

而那些使用能力利益他人而毫不利己者 

则完全绕过第五层面, 

直接进入心界第六层面,看见至爱的世界。 

库巴站在至爱门槛(Astan-e-Janan); 

召唤他用能力帮助他人的是至爱,

引诱库巴的也是至爱。 

如果库巴必须使用能力的话, 

那一定是出于对至爱(Janani)的爱。 

但由于他看不见至爱,

所以在跨越门槛时立足点极其危险, 

库巴总是陷于自身欲望与至爱愿望之间。

第四层面的人有个特殊的身体特征——

要当心他们的目光。 

库巴的注视具有穿透力,极其深刻。 

任何东西被库巴盯视,哪怕只有一分钟,

也会碎为尘土! 

因此库巴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 

从不凝视任何一个事物或一个人 

(即便因陀罗也不敢跟库巴对视)。 

库巴眼神飘忽是出于骄傲, 

这个大王的目光扫视其巨大财富, 

其目光扫视其王国, 

因为他获得无限能力而自豪。

库巴的自豪是拥有一切之自豪。 

受保护的世界是精界最后一个天;

库巴已获得无限能力,

能做任何事情——善的恶的, 

但他却没有神圣知识。 

因此赛古鲁总是保护这种人, 

不许库巴滥用其强大能力,尽管他手握能力。 

由于赛古鲁所给予的保护, 

第四个天被称作受保护的世界。 

无限能力的秘密也被赛古鲁严加防范。 

能力即秘密——精界的秘密, 

诸天则提供了对一切秘密和诱惑的享受。

第五层面  第五个天 

精界的行者与精体合一,精体由精业相构成: 

有精业相的行者通过精体,体验精层面和天。 

在体验整个精界之后, 

(有半精和半心业相的)第四层面行者 

前进到心界第五层面。 

进入心界,行者的稀薄精业相

转化成细微的心业相,行者体验与心体(心)合一。 

虽然完全有心意识,行者仍然 

保留其作为第五层面者已经意识不到的精体和浊体。 

他像有浊或精意识的人那样有肉身, 

但是不能体现身体或能量 

而是体现心;对他自己而言,他是心, 

精与浊是心的影子。 

第五思想层面在梵语中被称为希瓦宫 

——毁灭者希瓦的世界。 

希瓦被称作第五层面,因为他

不是世界的毁灭者,而是心本身的毁灭者。 

第五心层面的心意识行者控制一切思想; 

毁灭其他人的浊与精业相。 

在印度据说希瓦毁灭心; 

这是说他毁灭心的局限——业相, 

膜拜希瓦者即膜拜不受限心。

正如库巴是第四层面者的头衔, 

希瓦是第五层面者的头衔。 

据那些知者说,库巴和希瓦是朋友。 

(库巴的眼睛若有一刻停止飘忽, 

那是他望向心界并看见朋友希瓦时。) 

第五和第四层面非常接近, 

第五层面行者希瓦监控第四层面的库巴。 

心属于心界,有两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包括心的个体和普遍方面、 

心的有限和无限方面。 

心界也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五层面)充满思想: 

善、恶、高、低、物质、灵性、自然与不自然思想,

各种各样的思想及其反面。 

心界第二部分(第六层面)充满感受:

敏感、欲望、感情、渴望, 

各种各样的感受及其反面。 

第五层面行者希瓦意识到对思想的主宰 

且是心本身的思想部分的主宰。 

(正如库巴的心能战胜任何人那样, 

希瓦也能智胜任何人——包括库巴。)

精界和全宇宙所有个体心的 

第一部分(念头和思维)都在第五层面行者控制之下。 

希瓦能随意在个体心——无论精还是浊心中

制造任何的念头(改变思维); 

这就是他的主宰。 

作为主宰心,希瓦同时还能控制其他个体心的念头或思想。

因此希瓦能通过在精意识瑜伽行者心中

制造相关念头来施奇迹; 

但他不会这样做;事实上他禁止奇迹。 

何以故?因为奇迹干扰神的计划。 

希瓦知道神的计划, 不想干扰对进化或内化中的

吉瓦阿特玛的总体计划。 

这种有心意识者经常通过

在有施奇迹能力(悉地)的瑜伽行者心中 

和在渴望奇迹的世俗人心中

制造相反念头来阻止奇迹发生。 

第五层面是灵性知识(gnosis)层面。 

第五层面行者在波斯语中被称为知道者(Arif), 

因为他处于内在神圣知识(Marefat)状态。 

不过,知道者并不将自己认同于大知(Dnyan); 

也就是说,他知道神,但却不(像库特博那样)是大知本身, 

他只是一个知道者(gnostic)。

第五层面是神光(微光) 和真醉(爱酒)层面; 

这种幸福真正令人陶醉,以至于被称作灵魂的喜乐。 

沉浸于灵魂喜乐的行者享受永恒音乐, 

吠檀多教将这种音乐称作梵音(Brahma Nad)。 

在第五层面,灵魂无比清晰地听见神言——

无限的噢姆(Aum)或阿乎(Ahur)音,

并且陶醉于其无限旋律。 

这个无限音(无限乐)就是在本初听见的神音 

(小鸡听见的同一个声音)。

第五层面行者眼睛半睁 

从希瓦宫看见四个较低层面及其天 

和整个浊界及其所有宇宙。 

希瓦的眼睛半闭

意味着向能量关闭,向心的思想部分打开, 

但却未向心的感受部分打开。 

心体验就是看见,心意识就是视力; 

希瓦用心视力看见一切浊与精物体, 

控制所看见的一切。 

第五个天和第五层面是同一个, 

行者相当安全, 

也就是说,他不会困在天上或坠落下去。 

但是库巴却会坠落并失去一切, 

不过希瓦监控库巴,防止他坠落;他们是朋友。 

希瓦不需要保护; 他遵从神(起初想好)的计划, 

这包括对第四层面行者的保护。

第五层面的人被赋予“希瓦”头衔, 

是因为他已经确立于成为希瓦(成道)的状态, 

对他而言永远不会有失去这种确定性的危险。 

成道是希瓦确定的命运, 

第五层面行者知道这一点。 

第五层面行者也被称作瓦隶(Vali)——神之友。 

他与神为友;知道祂,熟悉祂,听见祂说话。 

瓦隶若是生气,比库巴还要危险, 

因为他能控制其他心。 

如果瓦隶沉浸于听闻神音,千万不要打扰他。 

瓦隶通过精意识人心来利用能力, 

他如果不高兴和受打扰,就能通过

影响瑜伽行者用神通能力伤害任何人。 

当瓦隶通过伤害渎神者或无知者

来展示怒火时,希瓦就显现为毁灭者希瓦! 

应当记住:瓦隶是神的朋友, 

但未必是人的朋友(尽管他帮助人类)。 

在神的朋友当中要小心, 

当瓦隶沉浸于灵魂喜乐时, 

要同他保持距离,不要打扰他。 

第五个天是奥秘世界(Alm-e-Israr),

一切秘密在此都被揭示与掌握, 

因为它们本质上属于心——无限且无限地思想的心。 

在这个天上有心的知识, 

一切秘密都包含在原火(Tej)之内。 

奥秘世界属于纯火。 

在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 

对奥秘的知识包含于这个天的火焰里。 

唯有纯心者才能思想这些奥秘; 

这些奥秘涉及到神在原初思想时

所显现的无限念头和无限思想。 

纯心能够回到本初。 

在本初神产生思想; 

第五层面的人知道这一点。

第六层面  第六个天  

心界第六层面在梵语中被称作梵天宫——神界, 

获得这个高级层面者的头衔是凯莱希(Kailash)。 

第五层面行者希瓦到达第六层面时, 

转化为凯莱希,获得对心的第二部分——感受领域的掌控。 

凯莱希是心的主宰; 

在梵天宫有各种感受: 

悲欢离合, 热情失望,一切渴望。 

行者获得对所有这些感受的控制, 

与心的这个部分合一。 

他获得对感受的主宰,从第六层面继续体验整个心界。 

他成为心本身,成为感受本身; 

并通过控制第一精层面到第五心层面行者

和世界上所有浊意识吉瓦阿特玛的感情感受,

在他人心中创造或限制欲望。 

苏非教把第六层面行者称作辟尔(Pir)——爱者。 

感情是心的最强大方面, 

感受是心的最强烈部分。 

辟尔能创造或限制任何感受 

并通过爱来指导纯情的释放。 

第六层面行者摆脱了业相,但却保留业相在心中的印记。 

辟尔眼闭着看神; 在自身内看见神

并通过下方五个层面和浊世界

在万人万物内看见神;

但他却没有与神合一。 

他没有与神合一是因为他把自己视作心

——创造心、精、浊界的心; 

他仍在二元领域。 

辟尔和神面对面,强烈地渴望与神结合, 

但他(没有帮助)却不能证神, 

因而经受无限的分离痛苦。 

这种无限地渴望结合的精神痛苦 

是二元之内爱神的最高表现。 

面对面见神的感受是心灵的最高感受。 

没有业相(尽管有模糊印记)的第六层面行者

享受自由精神生活,在爱中逐渐与神合一。 

第六个天被称作神圣至爱居所(Janani)。

第六层面行者已进入该居所, 

因为第六个天与第六层面近得几乎一体。 

第六层面体验是“总见”, 

这种见属于第六个天的无限视力。 

这种无限视力是第三眼的视力——随处看见神的真相。 

第三眼被称作神圣视力(Divya Drashti)或者说神目。 

行者在第六个天时,这个神目只见神,不见造物界; 

人在神圣至爱居所仅仅看见神。 

只有在幻相面纱被撕开(烧毁)

致使行者脱离业相而保留印记的

第六层面,第三眼才打开。 

必须摘掉浊、精和部分心意识等业相面纱,

人才能进入这个居所,看见神圣至爱之美。 

在人心中,第三眼没有打开;穿越层面时也没展现。 

内化是内在意识的展现,这只眼在第六层面打开。 

人有浊意识时,浊肉眼在世界上看到的

浊事物和生命呈圆形曲线。 

人获得精意识时有精视力;浊眼闭着(与浊脱离联系);

心目(第三眼)未打开——与心现象(思想)没有联系。 

精眼看见精界和处于能量领域

并作为能量领域的不同精天上的精生命。 

人获得心意识时有心视力;浊眼和精眼闭着, 

心眼看见心层面及其天、其他心体存在、主心(大天使)。 

这种心视力属于思想和感受领域, 

看见思想和感受领域的其他生命。 

在第六层面梵天宫,第三眼无限地看见无限造物界的神; 

在第六个天(神圣至爱居所),第三眼只看见神的无限性。 

也就是说,在第六层面的天上,

行者看见真相,造物界幻相消失。 

这就是荣福直观(看见神无处不在), 

行者如果留在第六个天, 便处于荣福状态(沉浸于直观)。

第三眼潜在于每个人心;一直在,但未打开。 

凡人看不见神,因有浊意识,看见物质。 

精意识行者看不见神,因有精意识,只看见能量, 

第五层面行者看不见神,因有心意识,看见思想。 

但在第五层面,希瓦却渴望看见神。 

渴望看见希瓦!看见韦希奴!看见梵天,

看见伊希瓦和帕若玛特玛!

在(潜藏于心、未打开的)神目上

的七层面纱被彻底揭开并烧毁之前(类似于解绷带),

谁都无法看见神的真面目。

当这些面纱被摘掉时,人成为那只无限观看的眼睛。 

所以说凯莱希从最高峰看见希瓦、韦希奴、梵天、

伊希瓦和帕若玛特玛,看见大有。 

行者从第六层面看见大无海洋, 

从第六个天看见大有海洋和其中一切小有和小无水滴。

神目在梵语中被称作“主视”(Prabhu Drashti), 

这是神圣心眼——阿瓦塔和赛古鲁的无限心。 

神目(主视)与第三眼(神圣视力)没有区别, 

但视见体验却不同。 

神目把万物看作神,看作大我。 

第三眼在神里看见万物, 

但不把万物看作大我,也不能在神里看见自己。

 

成为神目的第三眼有七层面纱(七层绷带) 

阻止其打开与见神。 

一层面纱由浊业相质料构成, 

四层面纱由精业相质料构成, 

两层面纱由心业相质料构成

(尽管遮蔽神目的第六层面的面纱本身极精微透明)。 

内化过程旨在摘掉层层面纱。 

这些面纱最难去除,因为它们构成

进化和内化中的个体吉瓦阿特玛的身份。 

吉瓦阿特玛的身份及其与三界的认同 

完全是心的产物,心乃是他在第六层面所成为的。 

在第六层面,神目被最后且最薄的二元面纱覆盖, 

心本身处于透明状态。 

透过这个极其微薄的面纱——所有幻相面纱的一个印记

(所有二元现在全都透明), 

这个无限视力看见神无处不在。

最后的面纱即第三眼本身, 

当这个极精微的二元印记终于被撕掉时, 

灵魂本身成为神目——主视。 

在无限涅槃真空,第三眼消失于真无。 

随之在涅未卡帕转化,把大有看作大我(Ahm)。 

灵魂在涅未卡帕证悟自身真相, 

成为主视——在超越状态的神目, 

并从超越状态获得神圣视力。 

从第六层面梵天宫,神目看见超越状态的无限上帝;

在第七层面(大知层面),神目成为上帝之眼。 

伊希瓦是神。神作为创造者是梵天, 

神作为维护者是韦希奴,

神作为毁灭者是玛亥希; 

不过,神作为伊希瓦又是怎样创造、维护与毁灭的呢? 

——通过其神目,其神圣视力。 

当梵天创造时,祂睁开眼看见宇宙; 

当韦希奴维护时,祂看见万物和诸世界; 

当玛亥希毁灭时,祂闭上眼。 

此乃作为有意识的无限无意识的

阿瓦塔和赛古鲁的体验: 

他们从不睡眠,从不对世界和其中万物 

闭上眼;这就是他们的关注(nazar)。 

第六个天被称作神圣至爱(Janali), 

因为在这个状态,人实际看见至爱 

对神的爱充分显现。 

在这个神圣爱天,辟尔看见神的无限光辉(Noor), 

这种光辉属于神的原火(Tej)。 

随着对这种无限光辉的专注, 

辟尔逐渐与原火融为一体,在爱火中燃烧。 

这种在爱中燃烧是幸福的,但也无比痛苦, 

因为辟尔无限地渴望与神合一。 

瓦隶体验要看见上帝真相的渴望, 

辟尔则为渴望证悟上帝真相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