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我而活还是为大我而活

作者:克雷格·伊恩·拉夫发布于 2023年12月27日

《神曰》附录中,灵性发展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有个很实际的区别。第一阶段被称作“口头上神的一体”。在此我们口头上承认神的一体,仅此而已。第二阶段被称作“活出神的一体”。在此我们相信神是一,且付诸行动。我们在生活中积极坚持该真理,它甚至成为我们生活的首要目标。

    从谈论令人舒适的“神的一体”真理,转到付诸行动献身真理,不惜牺牲孤立我,这点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挑战。多年来,我听满德里谈论一体性。每个巴巴爱者不是都知道这句话吗:“你和我不是我们,而是一。”因此我通过想巴巴,通过念记他,通过做“巴巴工作”,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变得“灵性”。可我发现,尽管所有这些东西都有价值,我仍感觉不到与他人一体。

    我开始重读《语录》,美赫巴巴给我们所有人(不管我们的灵性生活可能多么落后)的实用指南。我发现,巴巴几乎在每篇语录中,都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强调了生命一体。他所强调的,我们能实现一体的途径之一,即获得幸福的途径。

    我们都熟悉这句话:“爱与幸福是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此言看似简单明了的思想,似乎无需太多深思。因此,我们容易对美赫巴巴的话掉以轻心。更糟的是,因我们都在生活中努力寻找爱与幸福,很容易诱使自己相信:我们所作所为是遵循巴巴的。可当我们观察美赫巴巴在《幸福的条件》语录中是怎样描述幸福的,就会看到其中更深的含义,能完全改变我们对自己与他人生活的认知方式。他表示:“真正的幸福始于一个人学会正确地适应他人的艺术时,而正确的适应则涉及到忘我与爱。”

    当我们面对按美赫巴巴定义的幸福时,得承认:我们不是经常用这种方式考虑对幸福与爱的追求,因为那显得太理想化。毕竟,我们只想在生活中有少许幸福与爱。想到这个,我们会纳闷,为自己寻找少许爱与幸福,怎么变成了忘我且适应他人?那怎么会使我们快乐?但也许如果我们足够诚实,就会坦承,正如歌中所唱:我们太经常在种种错误之处寻找爱与幸福。不知怎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爱与幸福,却常以枯燥重复的日子告终。我们像追逐彩虹那样追求爱与幸福,一旦接近,却发现它们在眼前消失了。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和重大时刻,哪儿能发现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把我们带回到美赫巴巴关于幸福的话。创造了这个生命游戏的唯一者,阿瓦塔美赫巴巴,在那句话中告诉我们,幸福的金盆在哪里。他在我们的心灵地图中指明:就在“……一个人学会正确地适应他人的艺术”中。

幸好,巴巴没留给我们去琢磨“正确地适应”的意思,因为他解释道:“正确地适应涉及到忘我与爱。”这样的态度带来一体感。当我们考虑美赫巴巴对怎样用这种方式获得幸福的解释时,会引导我们探讨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概念。

    对我们来说,很自然会认为幸福与爱关系到我们自己,因此哪里会有一体感!通常,每当我们感到称心如意,不管大事小情,我们就会说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经常用取得一些暂时的胜利来定义幸福——我们完成某事,说服别人赞同自己,为自己占据某种优势,满足某种欲望。生活中,无论我们体验快乐,还是仅仅没有讨厌的情形,避免或缓解了我们害怕的某种痛苦,我们就认为自己获得了幸福。然而,参照美赫巴巴对幸福与爱的指导性阐释,我们也许并未正确地定义幸福。

    让我们作进一步的考察,通过回顾美赫巴巴论述的幸福的反面——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痛苦。你们可知巴巴说“……人类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痛苦都是不必要的”?如果我们99%的痛苦都是不必要的,那我们对自己在做什么呢,竟导致自己,即便有时并不悲惨,却起码常常感到不满?

    美赫巴巴甚至代我们发问:“为什么就该我们受苦?”他回答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仅仅考虑自身幸福,就得不到幸福。这是个惊人的思想!他进而解释,当我们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时,就会使事态更糟,因为“受限自我变得强化沉重”。这种状况下,以这种方式生活,当然不会有一体感,也不会有社区。

    所以,即使我们在寻找生活要素之一即幸福时,也会导致徒增自我,且令自己烦恼。而由于我们坚决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甚至对此毫无认识,以至使我们“对他人完全冷酷无情”。因此他告诉我们:我们在追求幸福的方式上,“由于顽昧无知”,把痛苦强加于自身及同类,最终使自己绝望并迷惑:“为什么就该我们受苦?”

    我相信,当我们追求幸福时,不会认为自己顽昧无知。我们会为自身行为辩解:“难道追求幸福不是自然的?”对,是自然的。但根据我们听到的美赫巴巴的阐述,我们对怎样追求幸福是无知的。我们试图通过满足受限我来寻找幸福。可是,受限(或虚假)我愈强化,就愈与他人产生冲突,就愈不快乐,最终遭受痛苦。

    我认为,通常使我们在追求幸福时顽固不化的,是常用的生存技巧。面临诸多情形时,我们作的任何反应皆是生存所必须的——心理、情感或身体的。因而,我们耗费大部分时间,只为强化自身福利。

依我之见,我们的生存技巧,是基于自我保护本能。这可以理解。毕竟,从灵魂穿越所有形体的旅程之初,自我保护即是意识固有的、首要的驱动力。遗憾的是,这种“累积的羯磨”蒙蔽了何为真正的幸福!

    尽管人类意识会被自我保护本能染污,也给这种本能提供了潜力,以提炼真正幸福。为了开始这种提炼过程,且让我们回顾一下美赫巴巴在《幸福的条件》中的话。

    美赫巴巴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始于一个人学会正确地适应他人的艺术时,而正确的适应则涉及到忘我与爱。”巴巴关于获得真正幸福的话表明:它涉及将几块积木组合在一起,其中第一块是:他人。

    既然我们通常把幸福视为个人事务,那对于寻找真正幸福,为何他人成了如此重要的部分?原因在于,日常交往的“他人”,乃是普遍一体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就成了通向幸福之钥匙。如果我们把他人看成孤立我,便违背众生一体真理,并为之受苦。而一旦我们把他们看成普遍一体生命——其包罗众生——的不可缺少部分,真正的幸福,就会由于我们坚持该真理,进入生活。

    一旦我们迈出了这一大步,将他人视为一体生命的部分,就能开始放置真正幸福的其他积木。美赫巴巴暗示,其他积木是关于:在生命一体真理之光中适应他人。幸好,巴巴对我们道明,我们是通过两种行为作出适应的:忘我与爱。

    埃瑞奇过去常在满德里大厅讲一个故事,我认为,它说明了矛盾的真理。我们为自己追求幸福时受苦,却在忘我且以爱待人时,开始实现真正幸福,自然带来团结一体感。我在第2册分享过这个故事,但它似乎非常切题,于是我想稍稍修改,再次引述。

   故事讲的是一个梦。你发现自己置身一栋豪宅,沿着有无数扇门的大走廊往前走。除了你,没别人。你注意到,有一道雕刻华美的双扇门,上面写着字。那是个警示语:地狱。然而,你不假思索地打开门,发现是个装饰华丽的餐厅,到处富丽堂皇:精雕细琢的家具,精美的吊灯散发着静谧的光辉,华贵的织毯,长餐桌上摆着丰盛的宴席。

    巧遇这种气派场景,令你屏息凝神,随后看见许多身穿礼服的贵宾步入餐厅。他们没注意到你,在漂亮的雕花椅上入座。少顷,他们开始享用盛宴。

    不过,这些衣冠楚楚、举止高雅的人士,手臂都很长。他们手臂太长了,实际上,尽管能轻松够到食物,可试图进餐时,你看到,他们的手臂会缠绕一起。你观察到,他们挣扎着进餐。他们越挣扎,越造成混乱,手拿食物在空中挥击,谁都吃不到。场面变得粗鲁令人反感,你冲出房间,回到宅邸长廊。

    你继续沿走廊前行,经过一道道门,直到最终发现,另一道写有标牌的双扇门。上面写着:天堂。你打开门,甚是惊讶,走入一个同样奢华的房间,似乎就是刚进去那个。更令你不安的是,跟那批人各方面都很像的一批人安祥地步入餐厅,坐到自己椅上。

    再次,你惊讶不已,只见他们的长手伸向丰盛的餐桌。你往后退,准备出去。可在那之前,你注意到,伸出的第一双手拿到食物,并没有给自己吃,而是试着喂邻座的人。两个邻人对他的意图和畸形手臂不知所措。也许他要用食物扔他们!所以他们没接受食物。那人收回了手臂。不一会儿,勇敢的畸形人又试着喂邻人。第二次,邻人感到他的善意,但依然不信任他。不久,他又收回手臂放桌上。不过第三次,我们的先驱勇士作出极大努力,花了很久时间,用手臂将食物递到他们嘴边。邻人们,虽犹豫不决,终于接受了食物。

    现在因为此人,餐桌上的其他人,开始有了信心,也决定试着喂邻人。他们做了类似努力,邻人们犹豫着接受了食物。最终,你亲眼目睹,人们变得十分优雅地伸出手,完美地喂邻人。

    在美梦中,在迷人的房间里,宴会以这种温馨方式继续。你喜悦地看见,客人是怎样不顾其畸形长臂相互喂食的。你离开房间,走回大厅,抬头看到门上方写着:“新人类”。然后你醒了!

    是的,对我而言,此梦不仅说明了保持“旧人类”态度的地狱,且说明了“新人类”的天堂,会是怎样的。无论哪种情况,人类皆有畸形手臂。我们可把这些畸形手臂称作弱点;其实,可称之为印象。归根结底,是印象——不管它是什么——限制了我们,从而束缚着无限大灵。

    每天我们都被带到生命宴席前。问题是,我们怎样进食?如果我们行为像“可怜的旧人类”,就会不由卷入食物争战。这是因为我们为私利使用印象。不过,新人类会按一体真理来行动使用印象,即喂他人,这么做时,因拥护真理,灵性上滋养了自己心灵。

    这即是巴巴说“活出神的一体”的意思——试着不但要接受一体真理为事实,还要努力活出基于该事实的生活。不过,即便如此,仍有甜美的限制。美赫巴巴曾告诉他亲爱的妹妹玛妮,在新人类中,人性不会变。仍会有争战,不过方式不同。不是为“给我-给我”争战,将被“请你拿去这个”取代。玛妮讲了如下故事,以说明巴巴的话。

    她小时候,有一天,坐在家门前台阶上,见到这番场面。有两个醉汉站在路灯下。可他们满怀善意。一个醉汉对另一个说:“您就像我父亲。”在印度,这是你能对别人表达的最高敬意。“是啊,您太高贵伟大了。”那醉汉不由伤感,眼中含泪。

    另一个醉汉说:“噢不。我给您提鞋都不配,您是我父亲。”

    第一个人说:“不不不,您是我父亲,你就是那么伟大。我啥也不是。您很伟大。您是我父亲。”

    第二个人说:“我告诉你,你是我父亲。我为你擦鞋都不配。”

    这下第一个醉汉开始发飙了:“如果你再说一遍我是你父亲,我就揍你!”

    第二个人说:“噢,是吗?你是我父亲。如果你再说我伟大,我就揍你!!”

    两个醉汉开始打架。打得不可开交。邻居们来劝架,可拉不开,因为这场面使他们笑瘫了。从这件事中,玛妮能理解巴巴关于新人类的话。埃瑞奇很喜欢这个故事,常请玛妮在满德里大厅里讲。

    我们都有争斗习惯——为了我们相信的东西而争。我认为,来自本能的为生存争斗,是我们的天性,自古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这种“争斗”。关键在于,如何去做。

    我们要在生活中进行“争斗”,目的是为真理,而不为通常强化孤立我的暂时观点。这样做,会极大改变生命。将我们带向新人类门槛。我们的交流将以一体真理为基础,随之带来真正社区生活自发产生的可能性。

现在让我们回到梦中的同一张餐桌前。嗯,稍有不同的桌子。让它成为生活中,我们与朋友、家人、同事、员工等等聚会的任何桌子,集体或社区生活中的任何场景。

   当我们坐到这张隐喻性的桌子前,每人都带来迥然不同的心理、情感、乃至身体上的视角。而我们的视角是受限的。就算我们观察同个目标,也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就像一个圆上的每个弧度,都朝向圆心,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通常我们来到桌前,是为了达成想要的某件事。可以是任何事,从琐碎小事到大事业。我们觉得,倘若自己实现目的,某方面将获得滋养。我们会获得心理或情感上的满足。某种意义上,我们来到桌前,都在期待某种滋养。

问题是:既然我们个个期待滋养,如何让畸形手臂保持不互撞?好,无论何时我们坐在一起,无论情境如何,我们皆可做选择。我们有没有保持一体感?当然,说说容易,做来难。在本册后文将看到,我们怎样才能在美赫巴巴 《语录》的指引帮助下,开始选择一体性。

    只有通过选择保持一体感,每时每刻,我们的手臂才不会撞到他人。我们会努力向他人伸出援手,因为我们不顾畸形长臂,在发扬一体感;在发扬相互喂食理念。这种行为,因发扬真理,滋养我们的心灵。

    不过,关键在于,不管我们怎样为自身行为辩护,若未保持一体性,所作所为皆企图喂养自己(即自我的驱动),手臂将不可避免地纠缠一起。尽管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桌前有可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可最终会发现:我们无法让自己饱足。是的,我们离桌时,可能认为达成了某些东西,却得不到真正滋养。尽管有短暂的成功,心灵依旧空虚,生命并未满足。这是因为,如美赫巴巴指出的,即使我们实现了愿望,却未保持一体性。

    事实上,我们会给自己制造更多“不必要”的痛苦。这是因为我们不重视幸福的首要条件——正确地适应他人。做到这一点,需要忘我与爱。所以,且让我们回顾美赫巴巴所解释的幸福前提,它是迈向保持一体感的第一步,为我们提供了机会,过上真正的社区生活。